蔣瑾
摘要:網絡安全成為時下熱門話題之一,網絡問題擴散迅速,因此網絡安全新聞的及時翻譯尤為重要。本文首先闡述順應論對翻譯的指導作用,然后從標題和詞匯層面對網絡安全新聞的翻譯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安全新聞;順應論;翻譯
一、引言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空間成為了各國競爭的領域之一,網絡安全也成為了保障國家安全的盾牌。由于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之快,新聞消息的傳遞也需跟上病毒傳播的速度,因此,準確及時地翻譯網絡安全新聞,可助業內人士迅速做出應對措施。
順應論由比利時語用學家耶夫·維索爾倫(Jef Verschueren)提出,他指出人對語言的使用是一個經常不斷的、有意無意的、受語言內或語言外因素左右的語言選擇過程。而翻譯是對語言、語境和文化不斷順應的過程,這與順應論的內涵相符,順應論包括語境因素的順應、語言結構選擇的順應、順應的動態過程、順應過程的意識凸顯程度。本文主要從語境因素和語言結構方面對網絡安全新聞的翻譯進行分析。
二、順應論在網絡安全新聞翻譯中的運用
新聞追求真實性和時效性,受眾面廣,文章大多簡潔易懂。網絡安全新聞主要面向網絡安全行業的讀者,專業性較一般新聞更高,與一般新聞之間存在著共性,但也存在一些差異。
1.標題的翻譯
中英文新聞標題的特點都是簡潔凝練,能使讀者了解文章主旨,但是因中英文語境、文化的差異,在翻譯時,譯者要根據語境、語言結構等因素順應目的語的表達方式。
例1
原文:A Look into 2019:Cyber Threat Trends
譯文:2019年網絡威脅趨勢展望
英文標題用冒號將標題分為兩部分,后半部分對前半部分進行了補充,且兩部分的長度幾乎相同,具有對稱的美感。若是不順應中文語言結構的形式,按照原標題的結構翻譯成“2019年展望:網絡威脅趨勢”,會顯得有些生硬,不如“2019年網絡威脅趨勢展望”更流暢,更符合中文的表達方式。
例2
原文:TA505 Hacking Group Launching New Malware ServHelper via Weaponized MS Word Documents
譯文:TA505黑客組織再出手,通過Word文檔傳播惡意軟件ServHelper
英文多用長句,原標題用介詞“via”將整個標題銜接為一個整體,但中文多短句,若將標題直接翻譯成“TA505黑客組織通過武器化Word文檔傳播惡意軟件ServHelper”,則顯得標題冗長,不符合中文新聞標題的特點。在翻譯新聞標題時,除了要保持新聞標題原意,也需要增添標題的趣味性,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原文中提到,TA505黑客組織并不是初次行動,且曾發布過影響全球數百萬臺電腦的勒索軟件,因此可順應原文的語境,對標題進行適當修改,譯為“TA505黑客組織再出手”。
2.詞匯的翻譯
在不同領域的文章中,同一個詞代表不同的意思,在翻譯時要順應不同的專業背景選擇正確的詞義。
例3
原文:Modlishka is inefficient against U2F-based schemes that rely on hardware security keys.
譯文:Modlishka工具無法繞過基于U2F協議的硬件安全密鑰。
文中“security key”不能將其翻譯為“安全鑰匙”,“key”在網絡安全專業中意思為“密鑰”,因此在此句中,應翻譯為“安全密鑰”才準確。網絡安全專業的文章中還存在大量的縮略詞。如文中的U2F,全稱為Universal 2nd Factor,是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能更好地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因網絡安全新聞的讀者大多為業內人士,因此在翻譯縮略詞時可以直接保留縮略詞的形式,讀者不會因此而存在閱讀障礙。
例 4
原文:Zero-day attacks and unpatched systems are vulnerabilities that have been exploited many times by hackers.
譯文:黑客常利用零日攻擊(0 day)和未打補丁的系統。
零日攻擊指安全漏洞被發現后立即被黑客惡意利用。業內也廣泛接受“0 day”的叫法,因此在翻譯“Zero-day attacks”時也可翻譯為“0 day”。在翻譯時,譯者需對相關專業有所了解,方可用更符合業內習慣的表達進行翻譯。
三、結語
網絡安全新聞的特點在于簡潔明了,且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新聞的標題是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關鍵,因此在翻譯時,要順應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在詞匯選擇方面,也應順應專業領域的表達。
參考文獻:
[1]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
[2]何自然.語用三論:關聯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穎頻.動態順應:譯者主體性的發揮與制約[J].上海翻譯,2015 (04):76-79.
[4]戈玲玲.語境關系順應論對詞義選擇的制約[J].中國科技翻譯,2001 (04):27-29+39.
[5]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1986/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