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正友
摘要:今天的語文學科地位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經(jīng)常聽見“得語文得天下”的說法。語文學科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就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便真正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語文;學習效率;興趣
語文新教材、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新理念,采用新教法。在各種新教法中,我感覺到在使用語文新教材開展教學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是有益于語文課教學開展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什么是自學能力呢?我認為,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什么重要性和必要性呢?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有必要在語文課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那么,在語文課教學活動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圖。”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chǎn)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tài),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
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課文時,我強調(diào)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是在“想”字上下功夫,學會設疑、釋疑。如教《人有兩個寶》一文時,讓學生根據(jù)題目來設疑;“世界上誰的本領最大?為什么人的本領最大?雙手有什么作用?大腦有什么作用?人要創(chuàng)造財富應怎么做?”由于抓住主要的問題來設問,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學習情緒極佳,很快便弄清課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了整篇文章的脈絡。
以情引趣: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的自學興趣。對《桂林山水》、《美麗的小興安嶺》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xiàn)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
以讀生趣: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以讀激情,使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二、教給學生自學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去打開語文知識的大門,讀懂各類文章。如在上低年級語文課時,我要求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注重觀察文中的插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詞句的意思,從對課文的自學中感悟文章的教育意義。有時還用開展小組合作探究來自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真正體現(xiàn)了新教材下的新理念、新教法。
在中年級語文教學中,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了“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我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還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在讀書中反復的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有些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有時,我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能多角度地掌握自學方法。
在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重點介紹閱讀自學方法。如讀寫人的文章,告訴學生用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來自學,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來抓住人物特點。如教學《少年閏土》便是一例。讀寫事的文章,告訴學生,應抓住事情的經(jīng)過這一重點去品詞句,精讀重點片段,弄懂課文。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課。有的課文各段的內(nèi)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啟發(fā)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這樣指導學生讀書,他們的自學能力又有了提高。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為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反復實踐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同的短文,讓學生應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還讓學生應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課外書。通過長期的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
新編教學大綱指出:“教師要按照各年級的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和檢查作業(yè)的習慣,看書報的習慣和聽廣播的習慣。”
因此,我常跟學生講培養(yǎng)養(yǎng)好習慣的好處,讓他們明白要培養(yǎng)哪些良好的自學習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納入每節(jié)課的語文教學目標中,貫穿于平時的聽、說、讀、寫訓練之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細心培養(yǎng)并持之以恒,直到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形成自己的自學能力。
總之,為適應語文新教材、新課標的要求,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揮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語文成績,提高整體素質有很好的幫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特別重視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