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雯
摘 要:當前的教學觀念與教學制度都在逐漸發生變化,在這種基本教育環境之下,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中很多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幼兒舞蹈創編課程是提升專業舞蹈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基礎的重要教學環節,高校幼兒舞蹈創編的課程教育受限等一系列問題,容易在教學實踐之中削弱此課程的重要性,影響高校幼兒舞蹈創編教育的發揮。因此,文章通過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列舉相應的改進策略,以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的進一步良好開展。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實踐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現狀
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課程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一課程通常可以分為幼兒舞蹈基礎教育以及創編技法訓練兩方面的內容。基礎教學注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身素質訓練和舞蹈種類的積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舞蹈基礎,包括芭蕾、中國古典舞等的學習。除此之外,民間舞課程的學習對于高校幼兒舞蹈創編教學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創編技法訓練在整個幼兒舞蹈之中占據重要地位,并且對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舞蹈教學在學前專業的學生專業必修課之中,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對于學生舞蹈經驗的豐富起著重要作用,并且對于學生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創編之中取得教育造詣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生起點參差不齊
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中,通常會將學前教育專業分為大專以及本科教學兩種學前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其中,大專學制的學生由中職生以及普通高等學生組成,這種學生結構對于開展學前教育課程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由于中職生的一般專業水平普遍高于高中生,他們的起點是不同的,因此會造成學前教育專業之中學生的入學水平不相同的現象。中職生在初中畢業之后就開始進行學前教育的基本文化課以及專業課程的學習,但是由于其知識儲備量存在不足,因此在以后的教學課程開展過程中還會存在較大的差異。而普通高中生在高中畢業之后加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其起步較晚,雖然隨著較長時間的學習,其在知識儲備量方面要高于中職生,但是其在學前教育專業之中投入的時間與精力還是相對不足的。因此,我們要對中職生以及高職生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分別充分發揮中職生與高職生在教育過程中體現的優勢,實現對學生更加良好的教學培養與教學課程的推進[1]。
(二)舞蹈教學課程安排不合理
高校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課程劃分,這種課程的劃分對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學前教育課程,更好地推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創編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學生的專業課程分為三部分。一是公共課,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具有良好幫助。二是專業必修課,這種專業必修課還包含理論課以及技法課兩大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提升教學成果具有很大幫助。三是選修課,選修課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并且學生通過對選修課的著重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于所學習課程的熱愛,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教育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教育教學制度中存在的很多教育問題對于學生的教學產生了消極影響。在實際的課程開展中,由于課程種類繁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我國應試教育模式應用十分廣泛,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以及將來的發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時間上的分配不均衡也會給舞蹈課程基本內容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
(三)教學時間短,教學方法單一
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課程種類還是十分繁多的。一般高校中,舞蹈課程每周只有1~2節課,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以及加深學生對舞蹈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有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段教學實踐中,除去學生的專業見習以及專業實習,這種舞蹈課程只能從基礎訓練做起并且加強對于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對這一過程之中的授課時間進行了縮減,這對促進學生在職業技能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除此之外,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通常采用示范講解的教學方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對于促進學前教育的有效開展意義不大,對于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是較為困難的[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舞蹈課的興趣不能得到進一步培養,導致專業水平得不到顯著提升,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較大的學習障礙,抑制學生學前教育專業水平的普遍提升。因此,我們要對教學時間進行充分合理的改革,并且從本質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采用大數據控制教學時間的方式收效較好,可以促進學生學前教育專業積極性的培養,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熱愛。
(四)忽視幼兒舞蹈編導的專業素養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創編教學中,部分學生對教師創編技法盲目地模仿,在實際練習過程中無法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這種現象在高校學前教育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是十分普遍的[3]。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幼兒教師在教學以及創編過程中對自身專業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無法形成對于學生的幼兒舞蹈教學心理以及舞蹈專業知識進行充分的講解,對于實踐中運用舞蹈創編也會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這些作為學前教育專業中幼兒舞蹈創編的重要基礎以及有助于編舞者專業素養提升的課程,應該引起教育部門的充分重視,深化教學體制改革,改善出現的忽視幼兒舞蹈創編專業素養的問題[4]。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課程的改進策略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教學問題,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得到解決,以促進高校學生在幼兒舞蹈創編專業方面的學習,幫助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具有全面而良好的教學風貌[5]。
(一)合理分配班級,統一教學起點
在本科高校學生的教學中,學生的起點大多是相同的,并且很少出現學生的專業起點不統一的現象。而在其他高校中,學生的學習起點是不盡相同的,這些情況決定了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取得不同的成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采取分班教學的方式能夠實現對學生教學的有效管理,對學生良好教學實踐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6]。在對學生分班的時候,要充分分析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以及知識水平,基于此進行合理分班。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并且在教學內容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這對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
在學前教育的幼兒舞蹈創編教學中,需要減少教師示范在教學課堂中占據的比例,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方式上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在教學工具上多引入多媒體設備等先進的教學工具,這對顯著提升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水平具有很大幫助。并且,適當地開展戶外教學對于學生充分體會舞蹈教學的內涵具有重要意義[7]。
(三)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幼教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僅將舞蹈作為一門課程,還將其作為促進相關活動有效開展的必要技能。在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職業技能方面,教師應該充分改進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在實際生活之中需要充分收集豐富的舞蹈素材,藝術來源于生活并且是高于生活的,只有從生活之中加強對于舞蹈的學習,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舞蹈專業素養的提升[8]。
三、結語
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幼兒舞蹈創編存在的問題是一個需要我們進行長期改革的基本問題。教師在高校學生提升自身藝術修養以及提升專業水平的基礎上,應該加強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在促進教學成果取得較大改進的過程中固然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只有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教育方面的改革,才能使學生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取得更大的進展,使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取得較為滿意的教學成績。當前教師在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中的教育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且由于教學內容較多等原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如何因材施教的問題,這對充分展示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主動接受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十分重要的。根據現有問題采取措施并實現更好的改進,是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育之中需要迫切解決的主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妙芝.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教育的現狀調查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6(16):217-218.
[2]鄭東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J].才智,2016(31):165.
[3]趙婷婷.以上海市兩所院校為個案的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音樂素養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4]涂遠娜.奧爾夫音樂理念下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與實踐[J].黃河之聲,2015(10):51.
[5]蔡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22):106-107.
[6]孟凡翠.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學前舞蹈創編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7]張曉燕.簡析學前教育專業中兒童舞蹈創編課程創新發展[J].北方音樂,2018(14):108-109.
[8]曹曉蕓,顧文佳.幼兒舞蹈創編課堂“多重奏”: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平臺[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10):79-80,86.
作者單位:
荊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