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梅

【摘 要】 目的:研究全程助產模式對孕婦分娩方式的影響及意義。方法:選取124例孕產婦,時間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將124例待產婦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2例。對照組提供常規助產模式,干預組從孕婦第1次產檢開始實行新全程助產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分娩方式、總產程以及新生兒質量等指標。結果:兩組自然分娩率、總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均有差異,干預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產婦滿意度較對照組明顯要高(P<0.05)。結論:對孕婦應用新全程助產模式可縮短產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避免不利于自然分娩的各類因素發生,保證新生兒出生質量,降低難產發生率。
【關鍵詞】 新全程助產模式;分娩方式;產程;自然分娩;并發癥
從受孕到分娩是自然生理過程,這一過程伴隨著孕婦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孕產婦及其家屬缺乏分娩專業知識,諸多因素影響著最終分娩方式的選擇及預后[1]。對孕婦加強孕期管理及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可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新生兒質量。本研究中通過對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接收的孕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對待產孕婦開展新全程助產模式的臨床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124例孕產婦,將待產孕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各62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0~42歲,平均(26.1±4.1)歲;孕期34~41周,平均(37.2±1.8)周。干預組年齡19~40歲,平均(25.6±3.5)歲;孕期35~41周,平均(37.4±1.5)周。所有待產婦均為單胎初產者,各項生理指標均正常,均無明顯的高危因素,無明顯剖宮產指征。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及妊娠狀況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助產模式。內容主要為孕婦臨產前被推進待產室,由1名經驗豐富的助產士負責觀察、處理產程并給予心理支持,專業指導及接產[2]。整個過程中完整記錄并進行產后健康教育及新生兒健康指導。產后3h無其他情況發生后將母嬰送回病房。干預組實行新全程助產模式。從孕婦第1次產檢即進入該模式,由具有5年全程助產護理經驗的助產人員對孕婦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加強孕期管理。內容包括1)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由責任護士負責對產婦進行產前科普知識講解,利用掛圖、健康教育手冊、影像資料等方式向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宣教,主要內容包括孕期膳食營養,體質量管理,胎兒自我監護、臨產前兆、宮縮的原因、心理因素對產程的影響等。2)產時護理:允許家屬陪伴,最好由其丈夫陪伴,準爸爸是產婦的精神支柱,給予產婦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安慰,適當表揚產婦所取得的進展有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采用全程責任制陪伴分娩,生產中由1名助產人員全程陪伴,主動與產婦進行交流,進行產前教育,獲取信任,使產婦了解分娩的整個過程;助產人員綜合評估產婦生理及心理,實施針對性訓教,并給予產婦適度的鼓勵,減輕產婦的恐懼和緊張心理,增強自然分娩信心;產程中要嚴密觀察產婦體征,嚴密監測胎兒的狀況,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并予以處理;宮口開大2cm后入待產室待產,由1名助產士陪伴其整個分娩過程,在待產室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營養,以補充能量,同時播放輕松音樂,營造輕松氛圍,轉移其注意力,以達到精神鎮痛的目的;指導產婦做跪、趴、走、蹲等動作,以促進產程進展,以及宮口開全后如何用力等。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總產程、產后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設計調查問卷評估兩組產婦的滿意度,分為不滿意、滿意、較滿意3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生產方式的比較
干預組自然分娩率74.2%高于對照組的40.3%,干預組助產率和剖宮產率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產婦總產程、產后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綜合護理干預組總產程時間少于對照組,孕婦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產婦滿意度對比
干預組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別為96.78%、83.87%。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產婦的要求不斷提高,由于產科醫學的不可預見性和復雜性,醫患間往往缺乏信任,醫療糾紛時常發生。新型全程責任助產是一種新型助產模式,體現以產婦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有利于及時發現產程中的異常情況及產婦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恰當的處理,能夠促進產程進展,提高自然分娩率[2-3]。
分娩對于大多數產婦來說是一件應激事件,尤其對于頭胎初產婦而言,整個孕期都是不可知的,由于分娩經驗的缺乏,焦慮、緊張甚至恐懼情緒都會接踵而來。臨床報道顯示,90%的產婦臨產時會有焦慮、緊張感,對分娩有恐懼感,這些不良心理會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的活動增強,增加血中兒茶酚胺及皮質醇的分泌,導致血管發生收縮,減少胎盤的血流量[4]。分娩過程中,產婦因劇烈的疼痛體力消耗過大,若不能及時補充能量,就會出現酸中毒、缺氧等情況,從而引起胎兒窘迫、宮縮乏力及產程延長等。傳統助產服務模式,對產婦的精神狀態未予以重視,而新全程助產模式實施后,醫務人員積極與產婦進行交流溝通,可在生產時消除緊張焦慮情緒,獲得更多的心理安慰及支持,對整個產程極其有利,同時減少了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并且提高新生兒質量[5]。全程助產護理人員在產程不同階段對產婦進行身心健康方面的指導,解答產婦的疑問和顧慮,減少或消除產婦焦慮、恐懼等情緒,增加其自然分娩信心。新型全程助產實行一對一陪伴分娩,能使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大大提高,全程助產不僅要求助產人員對相關理論知識熟練掌握,還要求護理人員主積極與產婦進行交流,盡量緩解產婦緊張焦慮的心理[6]。
魏威[7]研究顯示,對60例待產孕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30例采取全程助產模式,30例采取傳統助產模式。結果顯示,全程助產組產婦陰道分娩率較傳統助產組明顯要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自然分娩率74.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3%,總產程時間少于對照組,孕婦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并發生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干預組產婦滿意度較對照組明顯要高(P<0.05)。對產婦實行新全程助產模式是全程助產模式的發展和延伸,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證新生兒出生質量,提高產婦滿意度,與文獻報道的結果相一致[8-10]。
綜上所述,對產婦實行新全程助產模式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產婦滿意度,保證新生兒出生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浩,史曉紅.全程助產服務模式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6,27(02):143-145.
[2] 張大銳.全程責任制助產加導樂陪伴分娩對提升產科質量的價值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03(01):194,196.
[3] 王培君,張婧,劉燕玲,等.預警性干預配合全程助產護理在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2):4-6.
[4] 陸春桃,何海艷.“學生全程跟蹤孕產婦”見習模式對助產專業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33):4179-4181.
[5] 伍麗霞,潘金玲,馮錦屏,等.全程連續性助產干預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產婦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結局、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4):3159-3162.
[6] 梁偉.全程助產護理模式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質量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7):156-157.
[7] 魏威.導樂助產干預改善足月妊娠產婦分娩疼痛及妊娠結局的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1):2411-2413.
[8] 關愛民,朱志輝,譚務貞,等.全程責任制助產加導樂陪伴分娩對提升產科質量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08):1325-1327.
[9] 陳志芳,吳宏荷,孫曉琴,等.全程連續性助產護理對剖宮產術后陰道分娩產婦產痛程度及產程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05):759-761.
[10]伊媛,羅麗莉,廖小梅,等.全程導樂助產護理干預對減少產婦不良情緒及促進妊娠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04):113-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