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虎林
【內容摘要】新課改理念融入教學的今天,我們更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高中生物研究性課堂來說,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對于研究性課程來說,它不僅可應用與高中生物,同樣也可以應用與其他學科的研究學習。若是單將其作為一門單獨學科來說,研究性學習過程以問題為載體,通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情境,讓大家通過自我實踐進行收集、調查、分析、信息綜合,從而感受知識的產生過程,同時也讓大家學會學習,解讀社會,并且有效培養大家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能力等,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極為有益。
【關鍵詞】研究性 ?新課改 ?高中生物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模式
開展研究性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與能力。我們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讓大家帶著好奇心探知欲來融入創設情境下的課堂活動當中,打破傳統模式下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大家的自主思維意識,提升學習主動性。
舉例1: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水族館參觀活動當中,海獅的出色表演征服了所有學生。有同學帶著好奇之色問:海獅怎么能聽的懂人話?怎么會看明白訓獸員的手勢呢?喂小魚是不是它們就會聽話?對于大家的疑惑,我做出解釋,訓獸員長期訓練后,海獅能形成的條件發射,喂小魚就是一種不斷強化的過程。當然大家依舊心存疑惑。回到課堂上,我們通過講解“腦的高級調節機能——條件反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講那個問題進行深入解讀,大家也都深有體會,帶著好奇心,想要知道答案,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引入新課,探尋條件反射形成機理“強化”,用這種生活中常見的實際例子引入課本知識,就是研究性課程最好的帶入方式。
舉例2:學校有一位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患有白化病,頭發、眉毛都是白色的,有陽光的時候總是瞇起眼睛。有同學提問,為什么他的父母都沒有白化病,他們生的孩子會有白化病呢?這難道與遺傳沒有關系嗎?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直接在課堂上給予大家解釋,不僅要鼓勵提問的學生,還應將這一探究問題讓大家一起來討論思考,在豐富了課堂內容的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大家的探究欲望,一些同學列舉出許多遺傳病,雖說遺傳機理不同,但能夠提出來,就證明大家在自主思考,比如:屬伴性遺傳色盲癥、屬染色體變異三體綜合癥,這些都是我們將來課程中會涉及的伏筆。采用問題情境導入的方式,不僅讓大家更為清晰的意識到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與價值,更是提供給大家一個自主思考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平臺,將傳統模式下的被動接受,轉化成主動思考,充分提升大家的自主學習習慣。
二、將驗證實驗轉化為探索實驗
對于生物學科來說,最不會缺少的部分就是實驗教學,許多知識點都是需要實驗來進行論證與解釋的,實驗課的模式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重要作用。
舉例1:我們在教學“水分的吸收”這一課時,教材內容中所安排的實驗是“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我們在簡單介紹實驗操作過程以及注重事項后,就可以進行演示實驗,當然我們的演示實驗不僅僅局限于教材用百分之三十蔗糖溶液作滲透劑,還可以靈活多變的探索性實驗,用5%、10%、15%的Nacl溶液;30%、40%、50%的蔗糖溶液作滲透劑,讓大家通過動手實踐,進行小組合作實驗,自行找尋實驗答案。并且通過討論探究交流實驗成果分享實驗結論。
舉例2:“水質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等驗證實驗,我們都可以設計成探索性實驗,讓大家自主探究思考,通過實驗來掌握原理形成過程,完成知識遷移與能力的轉化,最終實現實驗課堂實效性提升的教學目標。
三、與實際生活高度融合
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生物科技科學領域更是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許多與我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命科學信息,不斷映入眼簾。例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癌癥、河道綜合治理、老齡化、環境污染等等。不僅我們要重視這些熱點資訊,也應該引導大家一起關注與人類相關的各類生物話題,并且挑選一些經典話題在課堂上進行開放性討論,讓大家感受到這些問題的真實可見,以及學習生物知識的價值體現。
同時,我們還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問題,讓大家展開實踐調查與撰寫論文。比如:“工廠企業污水治理”、“農作物種植現狀調查”讓大家在生活中去調查、去實驗研究、去搜集文獻資料,形成自我的研究學習實際方法。有效提升大家的自主探究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過于注重理論傳輸,學生被動接受,考試全靠死記硬背的錯誤教學與學習方式,在調動大家的課堂積極性的同時,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收獲與體會研究性學習的價值
研究性學習歷煉了我的心智、意志,提升了我們的思維、動手、實際操作。培養大家科學嚴謹的好習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能夠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深切感受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收獲后的成就感,這是書本講學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總結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形態,融入實踐教學當中是科學合理的,不僅要受到重視,還應該廣泛推廣,突破傳統模式的枷鎖,提高其開展實施的有效性,真正體現出研究性學習的實質價值,順應新課改的實施與改革,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嘉馨. 高中生物開展研究性學習心得[J]. 亞太教育,2016(11).
[2] 趙倩. 高中生物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策略[J]. 學周刊,2015(15).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八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