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家鼓勵職業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以下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對于這個X如何設置,是高職院校急需探究的問題。本文以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為例,對“1+X”證書制度進行思考,為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高職會計專業;措施
1 高職“1+X”證書制度
1.1 高職“1+X”證書制度概念與發展背景
2019年1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即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1”作為學歷證書,是學習者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中完成了一定教育階段學習任務后獲得的文憑。“X”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綜合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能力。這是鼓勵高職學生一方面獲取學歷證書,另一方面取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促進學生職業能力提升。
1.2 會計專業職業證書制度的現狀
2017年,我國取消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目前,會計專業主要有4類不同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一是由人社部與財政部批準頒發的會計師職稱證書,有初、中、高3個層次,分別對應為助理會計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和正高級會計師;二是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發的注冊會計師證書(CPA)資格證書;三是具有特定領域業務能力的證書,如稅務資格證書、資產評估師證書;四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批準的ACCA等國際化權威性證書。
2 高職會計專業的“1+X”發展障礙
2.1 社會對職業技能證書的認可度有待提高
目前,受教育管理體制、傳統文化等多方面影響,社會普遍重學歷輕技能,同時,學歷資格與職業資格之間無對應的互換機制,嚴重影響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社會認可度和競爭力。在職業技能等級方面,會計技能等級考評大有可為,財稅會計等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影響力和認可度均不高。
2.2 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脫節
當前,工業生產高度發展,教育發展滯后于生產需求,使得教育與生產的分離不能徹底,于是出現了正式教育(學校教育)與非正式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分野,也出現了兩個證書脫節的現象。[2]另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各個層次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標準不一致,職業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相關課程重疊,而兩者又不予以互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等設計的職業教育體系問題,無法與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匹配,有待重新構建一個一體化的職業教育體系。
2.3 畢業證書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學分制作為高職院校一種重要的教育模式,往往存在重學分數量、輕學分質量的現象,而又沒有設置學分積點,使學分作用發揮不夠。受就業率的績效考核指標影響,學生“寬進寬出”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常態;通過補考等措施,基本上的學生都得以順利畢業,導致畢業證書不能反映個人能力,并與社會需求脫節。
2.4 職業技能教育資源不足
目前,職業教育在產教融合、機制融合、師資融合、學創融合等方面發展顯著,但也存在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教學手段單一、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薄弱、實訓師資力量有待提高、職業技能的教學評價機制缺位等問題。
3 高職會計專業“1+X”發展措施
3.1 強化對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認證,提升職業技能證書社會認可度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職業資格和學歷資歷。明確職業資格制度的功能定位,由國家設定并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的方式公布,完善會計專業資格作為具備從事會計職業所需知識、技能或信譽的評價制度。二是“1+X證書”制度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設計有學校自主認定、行業企業合作、政府認證3種方式。將會計專業發展設置為一種職業技能等級并不困難,關鍵在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實行全國統一標準,由權威機構為證書背書、蓋章,與學歷證書相互對應,具有同等效力。三是我國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基本宗旨是鼓勵終身學習,在建設未來的國家學分銀行中,應承擔起貫通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在校教育與職后教育等教育形態的職能,不僅要納入規范化的全日制教育,還要納入企業教育、社區教育等尚未規范化的學校外教育。[3]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智能財稅等10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第二批試點證書范圍,[4]應精準確定會計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功能定位,提升會計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場價值和競爭力。
3.2 建立統一的證書資格體系,促進職業證書的互聯互通
改革職業資格制度,建立國家統一的資歷框架,強化與學歷資歷之間的聯通。一是職業會計專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各個層次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標準對應。二是開設與智能財稅試點證書對應的專業(方向),深化開展案例與實訓教學,避免技能學習知識化。三是X證書的培訓內容與學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會計課程內容相互融合,避免課程的重復設。四是統籌組織X證書培訓與學歷教育,根據證書等級和類別可免修部分課程,在完成規定課程學習后依法取得相關職業等級證書。五是統籌安排職業技能考核與學歷教育專業課程考試與評價。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在參加會計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時,已修過與考證內容相同的課程,可免試部分內容。六是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體現的學習成果相互轉換。
3.3 加強機構建設,完善高職院校證書管理制度
一是要改進高職院校畢業證書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落實學分制,取消畢業積分清零,開展課程學分積點,通過“1+X證書”制度,促進學生將職業學習作為終身學習規劃。二是建設學分銀行。建立國家層面權威性和有公信力的學分銀行,在適當條件下,授權國家學分銀行逐步梳理并完善學分銀行體系。對學分銀行進行規范與準確定位,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體系,對學分認證、累積、轉換的對象、范圍、標準制訂規范性文件。三是以教育部為牽頭單位,探索建立獨立運作的專門機構。以市場為導向,推動政府與高職院校、教育培訓機構、協會等展開合作,建立進行學分認證、累積與轉換業務的專門機構。針對目前國家試點十大重點領域,率先在建筑工程技術等5個職業技能領域確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開展學分認證、累積與轉換業務。
3.4 圍繞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強化高職技能等級教育資源配置
一是以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大力支持高職教學實訓資源與培訓考核資源的共建共享,推動高職院校建好用好學校自辦、學校間聯辦、與企業合辦、政府開辦等各種類型的實訓基地。二是按照標準實施職業培訓和等級考核,與會計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打造優良的培訓專兼職師資隊伍,進一步豐富職業教育專業的“雙師”標準內涵,促進會計專業“1+X”證書師資發展。三是重點扶持具有國家、省部級的會計職業教育教師團隊,建立優先使用實習實訓設施設備的制度。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EB/OL]. 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05-15.
[2] 趙偉.試論教育與生產的脫節對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脫節的影響[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7).
[3] 尤佳春.省域學分銀行的構建實踐與策略探究[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4):37-43.
[4] 關于做好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司局函件<教職成司函〔2019〕89號>)[Z]. 2019-09-11.
作者簡介:程敏(1975—),女,湖北洪湖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