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 ?要:在我國的高校體育課程中,對籃球運動的教育教學是一項常規的教學內容,而對籃球的常用戰術教學則是高校體育課程籃球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部分。本文將會以高校籃球戰術教學為主要探討內容,主要探討高校體育課程中對籃球戰術教學的進展現狀,以及其主要教授的戰術種類、應用情況等,并詳解幾種常用的基本戰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籃球 ?戰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a)-0101-02
學生對于高校的籃球教學期待很高,渴望能夠會的更先進的、更詳盡的籃球戰術教學。然而,部分高校的體育課程中的籃球教學卻并不會涉及到戰術層面的教學內容,反而是演講式的理論教學會占去課堂教學內容的很大部分時間和內容,這主要是由于在高校的體育課程籃球教學中,通常沿用的還是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存在著很多弊端,包括不涉及戰術的精準解讀和教學也是其弊端的體現之一。籃球運動本身就是一項強調戰術性的體育活動,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戰術性,期才會更具觀賞性和趣味性,而較為落后的只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了實戰教學的傳統體育教學方式及則并不能從根本上讓學生領會籃球動作要領,而僅僅只是在被動地接受。
1 ?籃球運動的內涵和特點
1.1 籃球運動的內涵
籃球運動最初被發明出來,就是為了成為一項既有一定的對抗性,又有觀賞價值和趣味性的室內體育球類運動,后來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并衍生出許多次生文化屬性。籃球運動為世界所熟知還是由于其發源地美國,NBA在全世界籃球運動愛好者看來,就如同圣地一般。籃球運動在世界的發展、起源基本都是基于NBA籃球聯賽的受歡迎程度來建立的。
在我國,籃球運動已經成為了自小學教育階段開始就被列入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一直貫穿、伴隨著每一位學生的受教育過程的始終,初中階段的招生考試內容含有籃球項目的測驗,高中階段的招生考試也含有籃球相關內容。
1.2 籃球運動的特點
籃球運動的特點包括:高強度,籃球比賽的時間視情況而定,一場籃球運動比賽的持續時間通常可長可短,但是卻需要參與者在該時間內有大量的快速跑動、快速轉換、急停和起跳動作,對體能的要求比較高;對抗性,籃球運動的對抗性體現在籃球運動以進球得分為目的,而進球得分則建立在比賽雙方籃球運動員通過組織進攻來完成,在其進攻時,就必然伴隨著對方的防守,就是必會發生肢體接觸和身體對抗,這也是籃球比賽在規定范圍內所允許的情況,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提高籃球比賽的觀賞性;觀賞性,籃球運動的觀賞性體現在籃球運動是雙向的,雙向的球場、雙向的球員,籃球比賽雙方球員各不相同、各有特點,在一個相對寬敞的空間內你來我往,各自過招,通過精彩紛呈的戰術配合,能夠打出一波接一波的進攻、防守高潮,極具觀賞性;大眾性,籃球運動的大眾性則體現在這項運動不僅受眾極廣,而且適宜人群的年齡層次和適宜范圍也較廣,籃球運動的適宜年齡層可以從稚齡的小學生,到身體初步發育的青少年、成年人、中年人、中老年人等。
2 ?籃球運動的常用戰術
在籃球運動比賽中,球員間的身體對抗和球員的體能儲備是提高籃球觀賞價值的一方面內容,而雙方對于各類常規戰術和非常規戰術的運用和執行,則是提高籃球比賽觀賞價值的另一個方面。下文就以幾項在籃球比賽中經常會用到的籃球戰術為例進行探討。
2.1 籃球運動中的掩護配合戰術
掩護配合戰術主要是利用球員間的用身體掩護,通過跑動和掩護、交錯身位的方式,為己方持球球員空出一個能夠供其進行投籃或者跑動的機會。該戰術要求隊員間要配合默契,在適當的時候通過積極的跑動和牽扯防守同伴的對方防守隊員的注意力,使己方持球隊友得以擺脫防守繼續尋求機會或者看準時機進行投籃及上籃。
2.2 籃球運動中的傳切球戰術
傳切球配合戰術,是利用球員間頻繁的傳球、切入等簡單技術配合,使籃球能夠始終處于一個不會陷入被動的狀態中,從而可以使持球隊員更從容地應對防守方來組織進攻。該戰術是籃球比賽中應用最多、最頻繁的一種配合方式。它和簡單的手遞手,或者直接將球傳給隊友不同,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傳一切”,另一種是“空切”,掌握好要領的球員,可以很好地甩開防守,制造空位得分機會。
2.3 籃球運動中的基本防守戰術
籃球運動中較為實用的基本防守戰術包括:人盯人的一對一防守戰術和大防小、高防低的克制型防守戰術。防守戰術相對于進攻戰術而言,類型更多樣,適用于應對對方不同的進攻戰術和進攻人員,是防范對手進攻的主要形式。
3 ?籃球戰術教學淺析
3.1 掩護配合戰術的實戰教學
上文提到過,掩護配合戰術主要是利用球員間的用身體掩護,通過跑動和掩護、交錯身位的方式,為己方持球球員空出一個能夠供其進行投籃或者跑動的機會。
基于以上技術要點,在實戰教學過程當中,體育教師要能夠對于學生之間的運用掩護配合時的掩護要領錯誤進行糾正,其錯誤點包括掩護間的動作不標準,沒有相互示意和簡單交流,戰術意圖不夠明顯,持球隊員很容易錯失掉隊友掩護后空出的機會。
3.2 傳切球戰術的實戰教學
傳切球戰術的要點在于,己方切入球員要掌握好切入的時機,利用好假動作迷惑防守隊員,此時傳球球員用假動作吸引牽制防守方,可以使得己方的得分球員迅速拉出一個合適的身位,掌握好此戰術要領的球員,可以輕易地甩開防守方的牽制,制造出空位投籃得分的機會。
基于以上技術要點,在實戰教學過程當中,體育教師應當強調好各自球員間對切入時機的判斷,利用好假動作的迷惑作用,以及與得分球員配合的傳球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
3.3 基本防守戰術的實戰教學
一對一的盯防戰術和大防小的克制防守戰術均是利用一人防守一人的防守形式來進行的,不同之處則在于一對一盯防戰術適用于比賽雙方隊員的身體素質相對均衡,身高條件和身材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而大防小、低防高的克制防守戰術則比較有針對性,講究高身位的球員去防守低身位的球員,用己方的優勢去克制對方的弱勢,此消彼長之下,以便于最大程度地發揮身材方面的優勢。盯防戰術的技術要點在于防守球員需要在第一時間跟上自己的盯防對象,限制對方的跑位和運球,需要注意的事項則是,身材過高的球員應盡量避免盯防對方動作過于靈活的隊員,以免自身的運動速度和上下肢反應跟不上盯防對象的活動速度,則將喪失大防小克制防守的意義,得不償失。
基于以上技術要點,在實戰教學過程當中,體育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利用自身的身材優勢和防守動作去限制對方球員的進攻意圖,以為己方隊友制造防守反擊的機會,奪回控球權。
4 ?結語
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籃球教學是一項課程常規教學,也是重點教學內容,這既與籃球本身較為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有關系,還與其本身即富有無窮的戰術變化及擁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有關系,因此,做好高校籃球教學的戰術教學,對于每一個高校體育教師而言都相當重要。
參考文獻
[1] 俞勇強,劉剛.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研究[J].運動,2017(11):83-84.
[2] 翁荔.淺析高校籃球技戰術教學中對學生籃球意識的培養[J].科學技術創新,2017(1):54.
[3] 楊喆.論大學籃球技戰術的教學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89-90.
[4] 鄭美霞,王娬.普通高校籃球專選課情境戰術教學應用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1):167-170.
[5] 黃永軍.高校籃球領會式教學法的理論闡釋與實踐探索[J].黑河學院學報,2018(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