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姝 王微微
◆摘 ?要:后進生的轉化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在科學與藝術之間,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辛勤的勞動,也是一項艱難而長期的工作。作為班主任要善于分析把握后進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把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的開拓探索,通過耐心細致地轉化教育,從而全面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關鍵詞:班主任;后進生;轉化素質教育
近年來小學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數量龐大的學生中,對后進生的轉化和教育問題尤其要引起學校、教師、家長等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一、后進生表現特點
1.思想品德不高。這類學生沒有理想,學習沒有目標,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的自私自利,個人主義嚴重,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自己與他人,甚至與父母的關系,缺乏最基本的責任感、義務感;有的不懂得尊老愛幼,缺乏愛心;有的同學甚至對道德、法紀愚昧無知,表現為稱霸的英雄觀、自由觀、低級下流的樂趣觀。
2.行為習慣不良。這些學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紀律觀念不強;有的勞動觀念淡漠,勞動習慣差;有的懶惰、貪玩,經常遲到或早退甚至曠課;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有的同學學會抽煙,甚至有煙癮;有的酗酒、盜竊,打架鬧事;有的常出沒于網吧;有的和街頭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違法亂紀。
3.學習成績不佳。后進生最普遍的特點就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他們當中有的智力較差,理解力不強;有的反應遲鈍;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學習無目標,態度不端正,無心讀書,導致學習成績極差,更加落后。
4.逆反心理較強。在疑懼和防御心理的作用下,后進生常常把自己處于周圍人的對立面,時常感到不被人理解,受到不公平待遇。因此,對老師的管理和批評教育有較強的逆反心理。
二、后進生形成原因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要想后進生有所進步,同樣需要摸清源頭,找出其后進原因。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內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幾種:
1.學校教育失誤導致后進生1.錯誤的教育觀念在制造后進生。由于絕大多數學校灌輸的是應試教育思想,學習成績當然被視為評價學生“能否出息”的首要標準。整個教育氣氛、教育觀念就停留在這么一個“唯學至尊”的水平階段,很多認為“升學無望”的學生當然要自暴自棄,越學越后進。2.教育方法失當“逼”出后進生。老師錯誤的教育方法包括:隨意批評,不分場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驅出課堂,不準聽課;只知訓斥,不講說服;狀告家長,轉嫁教育;強制調班,發難校長;棄之不管,任其東西。上述方法直接帶來的后果是師生的對立,把站在后進生邊緣的學生“逼”進了后進生的群體。
2.家庭教育失誤,家庭環境不利導致后進生。有些家庭由于經濟條件較好,對子女實行無原則的溺愛,使子女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獨尊,一旦犯了錯誤還能得到家人的袒護;有的家庭父母過分強調自己工作忙,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可謂只養不教,對子女的學習、思想情況甚少了解;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養低,行為不檢,家庭不和睦,動不動便對子女打罵、懲罰,造成子女抵觸對抗;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時多用物質刺激,金錢引誘,極少關心子女的成長,發現子女出現問題,把責任推卸給學校,甚至不愿意與學校配合教育。
三、后進生轉化方法
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學生,而難點是后進生。后進生雖然后進,但他們也是學生,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如何轉化他們,引導其迷途知返,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診斷分析,有的放矢。后進生往往學習成績落后,無心學習,在紀律方面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懶惰松散,時常還違反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有的還觸及到違法問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著手于“診斷”,對其進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從中找到差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差生的性格愛好,及落后的原因,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如何?然后有的放矢,幫助他改正。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其個性,而個性的傾向性是心理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作為后進生,他同樣有他個性的傾向性,除了學習成績外,他的愛好、追求和自我表現是會向我們透露出一些信息的,那么班主任就應該變化角度去觀察它,并抓住這些信息,才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工作。在后來的逐步的觀察了解中,我發現這在位同學身上也有許多以往不注意的地方,比如勞動中有時始終能堅持到底,在宿舍中有很大的威信(當時還不是舍長),在球場上,體育比賽中能極力維護班級利益等。這些傾向性以往我沒有特別留意,因為我找他的時候都是在他犯錯誤,準備批評他時,然而主動去觀察他的時候,也許是角度的問題,他的形象變化了許多。以后我多抓住他個性的特點,發揮他的潛在良好的意識,積極引導,多贊揚,少批評。最后在一次宿舍危機中,他自告奮勇擔起了舍長之職,我立即肯定了他的作為,他也從此也逐步改掉了以往許多不好的習慣,成績也有所提高。
2.情理交融導之以行正如成績的好壞不是天生的一樣,品德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在弄清了后進生之所以“后進”的原因及了解到他的性格特點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因勢利導,轉化教育。
3.全面配合持之以恒教育好后進生是一個契機問題,但也是時間問題和社會,家庭問題。據調查一個班中90%以上的后進生基本能得到老師的適時關心教育,然而只有10%的后進生能較長期得到幫助,這樣持續性和間接性的效果是不同的。由此看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學習方面要想扭轉落后的局面必須樹立其信心,并長期的跟蹤輔導,除我的物理外,聯系其他科老師,相互配合,有的放矢,定期指導。通過一個學期多的努力,他的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物理已能有及格水平。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轉化難度就更大。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習上的后進生在智力上與優生并無顯著差異,他們的“差”主要表現在非智力方面。這里非智力既包括個人的思想意識,也包括學校、家庭等環境因素,所以在后進生的轉化問題上多的利用社會有利條件。如在一些社會勞動,參觀訪問等實踐中去激發、培養后進生生活的熱情,學習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黃建華.后進生的成因和轉化對策[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
[2]王立英.關于后進生轉化教育的思考及對策初探[J].教育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