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杰 江蘇省寶應縣曹甸高級中學
探究性學習是新的課程背景下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能夠極大的凸顯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深度融入學習的進程中。體育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談繼續學習不是老師把要學習的內容直接呈現、生硬灌輸給學生,而是把要學習的內容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呈現出來,讓學生在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是探究問題的開始,學生沒有主動性,不會自我激勵,自我監督,沒有自我的情感投入,怎么能夠會有主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可能呢。因此課堂教學中,老師首先應該懂得放手,把課堂的空間和時間讓出來,相信學生,給學生鼓勵和幫助。如果老師總是把學生看作是知識“容器”,是老師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復制品”,這樣的課堂只會使學生反感,哪里還有探究問題的動力和條件?
在高中彎道跑的教學中,上課,以游戲開始,所有同學在籃球場上圍成一圈慢步走動,然后1、2、3、4、5報數,記住自己的數字,老師喊到幾號,幾號的所有學生立即跑出隊伍,按走動相反的方面快速奔跑,在奔跑的過程中后邊同學追趕前邊的同學,在一圈的時間內,被追趕上的同學要被罰下,其他同學仍然要回到隊伍,接著進行游戲。這個游戲一是為了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二是讓學生能夠體驗彎道跑。在游戲的感染下,學生們興趣高漲,積極性提高,接著進入主要環節,學習彎道跑。以報數的數字為準,分成五個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體會彎道跑的技術要領,在學生們體會的基礎上。老師和同學總結彎道跑的口訣。
彎道跑在高中并不陌生,初中學生就應該有了接觸,但是它是在田徑項目里最不被大家喜歡的中長跑里出現的運動技術,因此學生們對彎道跑并不是很清楚,或者不很擅長,如果課堂上,老師再沒有開放的課堂環境,不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自主、主動地參與進來,那要達到學習目標是非常困難的。
有專家認為“中國學生普遍學習成績出色,但是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問題,缺乏創新精神。”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些必備的現代社會人才的素質,就必須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提出有深度性的,開放性的問題,然后在問題的引領下去探究課堂內容。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是現代課堂成功的重要標志。
在排球教學中,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學生排球中雙手下手墊球技術,上課開始,老師沒有馬上開始進行技術示范和指導,而是保障兩人一個排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們自由“玩”排球,在玩的過程中重點體會在墊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且鼓勵學生把這種問題在小組內明朗化、清晰化。一段時間下來,老師集中學生,把各小組遇到的問題,集中上來,并且讓每一個小組通過語言和動作演示遇到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各自表述出來,在老師的幫助下,各小組積極互答,共同解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中體會到思索問題,尋找答案的樂趣。
告訴學生,“沉默是金”在課堂上永遠沒有用武之地,課堂必須是相互討論,積極思考,提出問題的課堂,并且在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老師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度量學生的思維,要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同時給予中肯并正面的表揚和鼓勵,以保護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
有了主動、自主學習的氛圍和環境,這是前提;大膽提出有見地的問題,這是關鍵。但是主動、自主不等于自己關門造車,有了問題不能夠總是封閉起來自己“修行”,應該去主動地尋求老師的幫助,尋求同學的幫助。在問題的探究中應該學會彼此接納,互相欣賞,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多給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倡導學生互相交流,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在籃球教學中,籃球本來就是集體項目,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動交流,籃球才能夠表現出來它應該有的精彩,“單干”沒有團隊意識是絕對學不好籃球的,這是老師首先要告訴學生的道理。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技術和反彈傳接球技術,不管是在前邊游戲的環節還是后邊實戰演練的部分,課堂始終以小組的模式進行,小組學習模式是合作、互動學習的最好模式。尤其是后邊的實戰演練,誰先上場,誰要替換誰,怎樣破解對手的攻防,老師都要求在小組內自由解決。
當前很多學生非常孤傲,總覺得自己萬事都能行;在課堂中,很多學生遇到問題不好意思開口問,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對某個問題沒辦法解決。面對這樣的現狀,教學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弱點或者缺點,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種合作、互動的學生氛圍,引導學生大膽提問,勇于質疑,從而克服學習過程中的障礙。
總之,基于問題的課堂,實則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外在的、具體的課堂反映,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努力改變傳統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過度依賴老師的習慣,一定要努力改變這種盲目、機械、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