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宏 云南師范大學
指人們在學習生活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后天的練習來完成動作的方式或一種特有的能力。帶有“特定的操作目標”和“隨機性”的特點,運動技能是一種行為體驗,而不是認知體驗。
(一 )量變
任何一種事物數量的增加或者是減少和程度上的變化是循序漸進和不斷變化發展的,它是一種統一、凝聚、平衡和靜止的狀態,其性質不變,是做一件事情所要達到的量。
(二 )質變
事物運動的基本狀態與量變相對。它是統一的解體、平衡和靜態破壞狀態,它的本質的改變,以及一個事物向另一個事物的轉變,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質變一般是明顯、突發、非連續的飛躍。
數量變化和質變會有所不同。質變和量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形式,兩者之間既對立又統一。大多數的統一反映在數量和質量變化的相互依存性、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著對方。
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那么在學習和實踐中就必須首先作艱苦的量的積累工作,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要一點一滴地做細小的事情。
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是規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趨勢,那么,在進行量的積累時就要充滿必勝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變的漫長和艱辛而放棄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規律、相信質變必然會發生。
3.動作質量的提高是重復練習量的結果,量變為新的事物的發展開辟了新道路。事物的發展就是由量變—質變—量變螺旋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返,不斷向前推進。
在學習任何動作的初始時期,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和自己的親自實踐,只能獲得一種感性認識,練習量相對較小,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不完全掌握。
方法論要求:①學生在泛化階段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重復練習并加以模仿某一動作,強調做動作數量和模仿次數的累積。在學習任何動作的最初階段,只有一定量的練習才能為下一階段的技能學習做好準備,從而為質的變化打下基礎。
動作技能學習的泛化階段結束后慢慢進入了分化階段。因為在該階段,學生對運動規則有一定的了解,不協調的額外動作會慢慢消除。由于大腦皮層運動中樞的高度刺激和抑制過程,分化抑制得到發展,大腦活動正式分化已進入分化,實踐過程中的一些錯誤行為得到糾正,行動可以順利,一貫地完成。
方法論:②要把握好機會,抓準時機促成質的飛躍。只有當數量變化達到一定水平時,才能推動質的變化,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在概括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在持續練習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分化抑制,并保持周期性練習。
1.鞏固階段方法論的要求
在泛化和分化階段結束后,學習者重復練習多次,動作形成條件反射,達到建立完整動力定型階段。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高度集中,動作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集中和準確。此時,動作完成不僅更準確,更精美,不但動作的某些方面也將自動化,而且可以無意識地去完成某個動作。
方法論要求:③動作練習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動作質的變化,在鞏固階段,應該把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堅持適量原則練習次數不宜過多。④動作的不斷改進完善,質量的不斷提高是泛化階段和分化階段多次重復練習積累經驗和提高技術的結果,兩者相互統一和滲透,運動技能的學習從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與自動化階段遵循量變—質變—量變規律,如此循環往復,不斷推進運動技能變化發展。
2.動作自動化現象方法論要求
由于運動技能的不斷鞏固發展,暫時聯系達到非常鞏固的程度,動作會出現自動化現象,學習過的某一套技術動作可以在無意識的條件下完成。
方法論要求:⑤事物的發展遵循量變—質變—量變規律,如此循環上升,不斷重復的練習促進了運動技能變化發展。在運動技能學習進程中,即使動作達到自動化后,也要不斷檢查、強化動作的質量,提高標準和要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在技能學習的初期階段,要做好動作表象量的積累,為后續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2.技能學習的分化階段需要不斷的勤加練習,重復體會動作細節,促進動作質的飛躍。
3.在運動技能被自動化之后,我們應該繼續檢查動作的質量,并重復動作,以達到卓越的效果。
1.質變和量變原則要求人們把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精神同在一切事情上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結合起來。要想成功,就必須腳踏實地,努力工作,一點點地積累,防止壞事的發生。另外,對事物的發展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確,任何努力都不會白費。
2.運動技能的學習是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練習才能掌握的,對于運動技能的學習來說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我們要遵循量變和質變的規律,不能急于求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