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00后”正成為高校新生主體,表現出一系列時代特征和心理特征,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文章結合高校輔導員工作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00后”大學新生;高校輔導員;特征;對策
一、“00后”大學新生普遍特征
(一)理性務實,自主意識強
“00后”大學新生理性務實,更注重當下,他們對自己所上大學、所學專業了解得更加全面、具體,對未來發展方向也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他們中絕大多數人認為考入大學的目的就是提升自我,以便將來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宏觀抽象的遠大理想不如老老實實在現實中奮斗。在人生規劃中,絕大多數考慮的還是自己的成長和未來,在此基礎上考慮國家、社會和他人,他們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0后”大學新生不論在物質消費還是精神消費(如追星、聽演唱會等)上,更理性化、實用化、多樣化,相比“90后”大學生,抵御外界宣傳誘導能力提高,但理性有余、朝氣不足也是“00后”大學新生普遍存在的弱點?!?0后”大學新生自主意識強,追求個性化,對話語權要求高,他們的表達方式更加直接,他們要“雁過留聲”。在新生入學關于“個人與集體關系”調查中發現,有28.4%的新生認為,集體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集體能夠幫助個人實現價值,集體能夠拓展個人的個性,集體可以包容,否則集體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這反映出他們追求個性價值實現的程度,也反映出他們集體主義精神的缺乏。
(二)學習方式自主化、體驗化、網絡化
“00后”在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經歷了父母身體力行的陪伴教育,以及參加各種興趣班、輔導班,這也間接推動了他們學習方式的改變?!?0后”大學新生更看重實踐學習和體驗學習,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團、各種比賽、各種興趣小組以及義工站的積極性要高于“90后”大學生。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和社會主流的認知存在明顯的反差,他們能在老師授課中離堂,還理直氣壯地認為授課不好的老師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時間是寶貴的,時間不能浪費在無用的地方,而并不認為這種行為是對授課老師的不尊重。“00后”大學生出生、成長在互聯網時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接觸、使用網絡的程度要遠遠高于“90后”,這使得他們形成了互聯網思維,QQ空間、動漫、網絡手游等都是他們喜歡并且聚集的地方。他們并不認為打游戲只是一種娛樂行為,而是認為在打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可以增強自己的創造力,可以接觸和認識到新的朋友??傊汀?0后”大學生相比,“00后”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自主化,更加體驗化,也更加網絡化。
(三)心理普遍較脆弱,耐挫力差
“00后”大學生常被稱為“幸福的一代”,他們的成長過程簡單,成長道路平坦,進入大學后,由于強烈的自主意識和自我肯定,不能面對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挫折,心理普遍較脆弱。在新生入學關于“遇到挫折后怎么辦?”的調查中發現,有34.2%的學生心態差,不知所措,沒有積極解決問題的信心,并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有的新生入學后面對人才濟濟的新環境,自身原有的優越感消失,導致內心產生挫敗感;有的新生以虛擬代替現實,過分依賴網絡,缺乏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孤獨感特別強;有的新生對自身的認知嚴重不足,遇到問題往往習慣性地歸咎于外部原因,而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逃避責任??傊?,大部分“00后”大學新生心理素質偏弱,抗挫折能力不足,更容易引發心理問題。
二、“00后”新生輔導員工作對策
針對“00后”大學新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行為、心理性格、學習生活等特點,結合新生輔導員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幾點新生輔導員工作具體措施。
(一)做好新生入學前溝通、籌備工作
“00后”大學生高考信息相對全面,當錄取結束后,輔導員就應根據錄取信息上提供的聯系方式,依次和所帶新生進行電話溝通,并盡快分班級建立起“新生微信群”,同時也要建立相應的“新生家長微信群”,以便及時解答新生及家長提出的問題。同時,要根據新生是否是預備黨員、是否是學生干部、有何文體特長、獲獎情況等進行分類梳理,對所帶新生有一個粗略了解。特別是對少數民族學生、特殊困難家庭學生要做到心中有數,重點關注。要制訂出迎新流程、服務手冊、辦事指南等,發到微信群,讓自信、個性的“00后”大學新生在入學前就能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輔導員的溫暖。
(二)抓好新生入學后“三個關鍵時間點”
大學生新生教育不等同于入學教育,新生入學后過于集中的活動安排可能反而無法把有效信息傳遞給新生。輔導員要抓住“00后”大學新生心理變化和重塑認知的關鍵時期——入學后的第一周、第一個月和第一個學期這三個關鍵時間點,有針對性地采取“建立線上互動平臺”和“線下實踐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給予新生系統化、專業化的指導,助力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督促新生“21天養成良好習慣”,幫助新生從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三個方面順利度過過渡期,幫助新生完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求索,從關注學業成功到追求人格完善的轉變。
(三)樹立輔導員威信,采用情智交融工作方法管理學生
“00后”大學生追求個性,自主思想強烈,思維發散、形象、直觀,傳統的因果、邏輯思維較少存在,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也促使輔導員必須樹立較高的威信,才能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輔導員要樹立威信,必須具有人格魅力,要用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感染學生;要有正能量,要為人正直,一視同仁,要重點關注困難家庭學生,消除他們的孤獨感,鼓勵他們自立自強,給他們面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講話要通俗易懂,幽默詼諧;要注重管理方法,制定嚴格的制度,但嚴中要有愛;要與時代接軌,與學生接軌,堅持學生工作無小事原則,使學生工作更精細化;要充分運用“自媒體”時代的手機與學生每時每刻進行交流,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
在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意義已經不再僅僅是強化對學生的管理,更多的是在輔導員與學生在互動互促中,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特別是對自主意識較強的“00后”大學生,更要采用情智交融的工作方法來進行管理和教育。輔導員要把瑣碎的學生工作變成欣喜和感動,要把對大學文化的認識、對人生的感悟、對學生的要求和期待及時傳遞給學生,以引起學生的關注。要聚焦大學新生“最關心的問題”“大學夢想”“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等,針對不同的學生對癥下藥,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為了盡快熟悉和了解學生,輔導員可以按照學生的來源地,每天請十個八個學生在食堂吃飯。輔導員要和所帶學生互加微信,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和學生溝通,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價值觀引導,并要在聊天結尾處加上“有事就找我”“天冷,注意天氣變化”“祝好”等溫暖的結束語。要經常到食堂、教室、圖書館、宿舍進行“微服私訪”,每一次家訪不能只是走形式,要確實走進學生和家長的心中,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輔導員就是他們的一位“代理家長”。
(四)激勵班委,資源共享,打造優良學風
“00后”大學生普遍缺乏集體主義精神,因而組建強有力的班委十分重要,它能增強“00后”新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但輔導員對班委成員要嚴格要求,要對班委實行考試作弊、考試掛科和品行不端的三個“零容忍”,約束班委行為,督促班委工作、學習兼顧,規范班委品行作風,激勵他們成為學生的榜樣。同時,要組織學習經驗和資源共享,多維度豐富學生思維,要開展“論學”之類的主題學風建設系列活動,以班級為單位計算積分,并按照積分高低進行排名和給予獎勵,使互助、勤學、樂學的學習之風常駐在學生的大學生活中。
(五)抓社團建設,發揮學生潛質
“00后”大學生更看重實踐學習和體驗學習。學生社團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多樣性,“00后”大學生60%以上愿意參加社團。輔導員要打造好社團,抓社團建設要以社團之風、學習之風、讀書之風“三風建設”為主線,社團活動要具有創新意識、規范意識、合作意識和平等意識,要鼓勵創新,獎勵創新,使社團真正能提供給學生多元化成長平臺,塑造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溝通能力、責任心和感恩心。
(六)利用朋輩效應,增加榜樣力量
發揮優秀學長的“傳幫帶”作用,開展新老生經驗交流會,使朋輩效果更生動、直觀、有效;建立學長引導制度,對新生生活、學習進行長期指導,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微信平臺、學院傳媒,宣傳優秀學長、優秀學生的事跡,增強榜樣力量。這樣,讓新生看到大學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看到選擇權就在自己的手中,看到在當下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情在日后一定會串聯起過去,變成現在和將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00后”新生輔導員工作,一方面要準確把握“00后”新生這個群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科學引領,對“00后”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價值引導和人生指導,使他們逐步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最終成為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謝超峰.手機媒體在輔導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02):9.
[2]馮裕國.大學生視角中的高校輔導員[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