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錚琦 何柳
摘 要: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備受大學生的喜愛,為國家培養了很多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但從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現狀看,還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文章分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探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現狀,指出積極改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幾點措施:優化教師隊伍,發揮主導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優化教學資源,理論結合實踐;優化學生評價,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高職院校;教學策略;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G71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0-0009-0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并深受大學生的歡迎。從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現狀看,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并緊密結合實際,認真分析研究,制定相應措施,及時進行改進。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高職院校的應用
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以來,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取得了顯著成效。
1.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學習平臺,拓展了學習空間
高職院校積極推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工作,有效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資源共享。而且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不僅優化了學生的學習環境,而且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學習平臺,拓展了學習空間。因此,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集中面授教學,使計算機教學面貌煥然一新。
2.具有科學性、便利性及實用性的特點
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中,大學生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他們可以盡情進行計算機操作,共同探究相關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既便于探索計算機技術知識,又體現了課堂學習的自主性。
3.方便溝通學習,交流心得感悟
通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開放性,大學生可以利用平臺與各級學校、不同群體的人士進行廣泛的探究和交流,攜手共進,拓展思維,儲備知識,共同成長。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現狀
當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高職院校得到蓬勃發展,教學效果顯著。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教學工作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一些問題。
1.城鄉學生之間的計算機能力存在差異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學生數量不斷增長,但也呈現出學生之間的計算機能力存在差異的現象。如來自農村偏遠地區的學生,受學校基礎設施及師資水平所限,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基礎較差;來自城鎮的學生接觸計算機較早,實踐操作能力較強。這種狀況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要認真分析大學生之間的計算機知識和素質的差異狀況,緊密聯系課堂實際,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創設濃厚學習氛圍,科學引領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先進的計算機專業知識。
2.缺乏先進教學方式,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作用
當前,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已經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并且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級各類企業都急需綜合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計算機人才。面對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不僅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還要積極搭建和拓展實訓基地,著力鍛煉他們腳踏實地的實踐能力。但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在理論深、難度大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師很難融入應用性強的內容,影響了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一些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緊缺,僅能完成課堂理論知識的教學,缺乏實踐鍛煉,教學方式陳舊單一,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有一些高職院校開設了系列的計算機實驗課程,但沒有實訓基地,導致具體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三、積極改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幾點措施
1.優化教師隊伍,發揮主導作用
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時代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根據大學生的計算機素質狀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教師要積極優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工作,廣泛汲取多方專業特長,努力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才能適應現代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要積極強化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拓展培訓渠道,豐富教學涵養,樹立創新意識,提升科研水平。高職院校還要努力組織教師參與企業實踐,了解市場情況,豐富實踐經驗,創新教學實踐,提升教學效益。
2.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未來的計算機應向著微型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含的知識十分復雜和廣泛,且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教師理論聯系實際,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激勵大學生堅定學習信心和決心,做到堅持不懈,合作探究,進而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教師還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勵大學生潛心思考,分析討論,勇于探究,不斷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及實踐能力。
3.優化教學資源,理論結合實踐
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努力優化教學資源,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這是提高大學生專業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在具體的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大學生學好理論的前提下,把帶領大學生腳踏實地進行具體實踐擺在重要位置,當好他們的引路人、合作者,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和使命感,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高職院校還要創新發展理念,擺脫資金束縛,不斷優化和更新計算機實踐的相關設備,更加便利地服務好大學生的專業設計及實踐。
4.優化學生評價,提高學習效果
許多學生考入高職院校,是為了將來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工作,必須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水平,建立正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評價機制。推行評價機制,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質量,也能方便教師深入了解大學生,從而建立信息庫,以進一步推進后續的改革。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還有著工程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大學生評價機制也應緊密圍繞他們的理論素質和實踐效果來實施。在評價大學生的理論知識方面,教師應該科學運用計算機專業應試考核機制,綜合評述和認真總結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狀況,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激勵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努力學習和探究。在評價大學生的專業實踐方面,教師可以開展專業技能競賽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活動,通過制定科學獎勵規則,激勵大學生勵志前行。此外,教師考核評價大學生實踐能力時,要組織統一訓練,設置相應的題目,進而展現大學生的學習素養。
四、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在師資水平、學生學習、教學資源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妨礙了大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給予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研究,精心解決問題,創新教學工作,創優教學環境,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心,崔金榮,周敏.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35).
[2]付永鋼,王惠蓉.面向系統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思考——以集美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3).
[3]鄒鳳華,趙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5(12).
[4]王育堅,馬楠,牛選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23).
[5]黃茹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8).
[6]劉俞,李勝,王芳,蘇新.面向不同專業目標的高職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