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
摘 要:角色游戲是3歲~6歲幼兒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戲,指教師創(chuàng)設背景環(huán)境,讓幼兒來模擬成人活動的一種游戲活動。幼兒年齡小,專注力差,游戲興趣容易轉移,在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矛盾,教師通過正確的指導來實現游戲目標尤為重要。作為早期幼兒游戲活動的支持者、觀察者、指導者和完善者,教師應善于觀察,及時獲取實時信息,深入了解幼兒最迫切的需求,及時提供有效的幫助與指導。文章立足于實踐,淺析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及教師應采取的相應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兒;角色游戲;教師;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0-0067-02
游戲不僅可以給幼兒帶來快樂,而且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角色游戲是幼兒時期的典型游戲,是一種適合幼兒的自然游戲,它來自于生活又異于生活,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要求。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策略研究的實踐意義與價值在于:第一,角色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能夠適應每個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年齡特征,豐富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求,使每個幼兒都能從中獲益;第二,通過豐富多彩的角色材料投放,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有效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從而使角色游戲的價值得到真正的體現;第三,教師通過改變觀念,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角色游戲的內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在角色游戲中的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本研究通過觀察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行為,了解幼兒與環(huán)境、材料互動的情況,幫助教師判斷幼兒的興趣、需要、游戲水平及指導策略的適宜程度,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通過敘述性描述記錄方法,將幼兒及教師在所觀察的時間段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利用行動研究法,在科學研究與教育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增進二者間相互反饋的功能,從而提高研究的價值。
一、角色游戲中教師組織與指導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角色地位不明
在游戲中,教師經常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待幼兒的游戲,時不時打斷幼兒的自主活動,并想盡辦法引導幼兒達到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教育目標,使幼兒的游戲儼然成為教師導演的一場戲,造成這種情況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地位不明確。
2.不能合理利用空間
游戲環(huán)境作為幼兒園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體現出教育的價值,但教師在進行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環(huán)境設置缺乏層次性、互動性、合理性等,導致游戲環(huán)境缺乏教育性。
3.材料的投放比較盲目
材料是幼兒游戲活動的載體,是幼兒游戲呈現和游戲發(fā)展的物質支柱。然而,在游戲觀摩時,發(fā)現教師對幼兒游戲材料的投放,缺少對幼兒年齡特點的分析,使得材料的投放與幼兒的經驗水平不相符合。
4.游戲中缺乏有效指導
游戲中,教師對幼兒缺乏積極有效的指導,有時指導方法不夠靈活,有時指導策略程序化,有時把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給幼兒,有時不能關注到每個幼兒的活動,使幼兒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地解決,游戲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二、角色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1.更新教師的觀念
“思想決定行動”,要改變教師的行為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思想,轉變教師的觀念。幼兒園應對教師進行游戲課程的培訓,采取學習、實踐、反思等活動,使教師逐步轉變觀念,了解游戲對幼兒的重要性。教師依托理論進行實踐活動,從撰寫游戲方案到布置區(qū)角,在“研”中發(fā)現幼兒游戲的實質。教師可以將游戲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收集匯總,再以“游戲沙龍”形式開展年級組研討活動,反思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2.拓寬游戲環(huán)境
(1)顯性環(huán)境。第一,合理規(guī)劃。合理規(guī)劃空間使區(qū)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教育功能最優(yōu)化。改桌椅區(qū):改變以往整齊的桌椅擺放,而是將桌椅安排在區(qū)域中,區(qū)域配套的玩具柜,既可以做區(qū)域隔斷又可以擺放材料。改區(qū)間互通: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班級的每個角落進行分割,這樣游戲的時候就變得有條不紊,區(qū)域間的空間又得到了合理的利用。第二,跨班聯動??绨嗦搫泳褪菍嵭忻恐芤淮巫層變喝テ渌嗉壍挠螒騾^(qū)域活動。幼兒進入平行班進行游戲,中大班進入異齡班進行游戲??绨嗦搫有枰獏^(qū)域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保證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在區(qū)域里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
(2)隱性環(huán)境。第一,氛圍營造。游戲氛圍是靠環(huán)境營造出來的,應與環(huán)境融合在一起。幼兒不同于成人,情境化、游戲化的氛圍更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因此,營造讓幼兒身臨其境的游戲氛圍,有利于幼兒游戲的情感表達,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垂掛主題標牌:根據教室的布局與主色調,將大小不同、高低錯落的主題標牌垂掛在室內,并根據游戲情節(jié)的需要把主題標牌設計成可以替換的。自上而下的垂掛延伸了游戲的空間,使游戲情境更真、更美,使幼兒更積極地投入到擬真的游戲環(huán)境中。延伸主題活動:在開展主題背景下的角色游戲時,把主題活動中的內容整合滲透在角色游戲中,使角色游戲成為主題活動的延伸。同時根據新主題活動,及時對班級角色游戲區(qū)進行調整,投放新主題活動的材料,更好地發(fā)揮游戲的教育功能。第二,標志提示。標志是區(qū)域創(chuàng)設中教師通過符號、標簽、圖表、照片等直觀形象來指導和規(guī)范幼兒游戲的提示物。它在游戲中發(fā)揮著規(guī)范幼兒行為、提示游戲規(guī)則、示意活動步驟、豐富游戲情節(jié)的作用,使幼兒在游戲中能根據標志的提示進行游戲。
3.按需投放材料
角色游戲是幼兒時期最典型的游戲,其中游戲材料的投放是游戲的必備物質基礎。教師在材料投放過程中要始終把幼兒放在主體位置,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和實際水平,讓幼兒在角色區(qū)域里自主探索、自我發(fā)現,從而建構經驗,體驗游戲的快樂。因此,材料的合理投放很重要。
第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給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提供適宜的活動材料。第二,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投放材料要回歸幼兒的生活,實現游戲從生活中來,于生活中開展,在生活中結束。材料的投放應依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納入游戲中。第三,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投放材料時要關注幼兒的需要,注重材料的有效性。材料的提供要隨著主題的深入、幼兒的興趣、幼兒的發(fā)展水平,適時進行合理的替換。
4.適時的介入方式
第一,直接介入。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違反規(guī)則和不安全因素時,教師必須直接介入游戲進行干預,否則會影響游戲的正常進行和游戲的質量。第二,間接介入。當區(qū)域出現冷場或幼兒反復操作沒有進展時,教師先觀察幼兒的行為原因,然后選擇適當的時機介入干預,以便活動可以照常進行。
三、結語
總之,角色游戲是非常有益于幼兒身心健康的游戲活動,它在幼兒生活和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有助于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角色游戲的指導策略對角色游戲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以提高游戲指導水平。幼兒教師必須從環(huán)境的設置、興趣的激發(fā)、環(huán)節(jié)的指導、活動的總結等方面積極創(chuàng)新,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使角色游戲的教學效果最大化,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邱學清.學前兒童游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2]王榮青.各展所長,讓區(qū)域活動靈動起來[J].幼兒教學研究,2010(07).
[3]吳群英.農村幼兒園玩教具的開發(fā)與管理[J].學前教育研究,2014(12).
[4]徐紅華.隨機教育及創(chuàng)造力在幼兒角色游戲中的培養(yǎng)體會[J].教育觀察,2018(10).
[5]李善英,陳惠婷.大班幼兒角色游戲中同伴互動行為分析及教育對策[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05).
[6]王丹丹.幼兒園角色游戲評價策略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8(02).
[7]李萬秀.談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的組織與指導[J].甘肅教育,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