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超 常州市第一中學
高中生的運動技能基本形成,且具有青春活力,籃球運動也是絕大部分高中生所喜愛的,但是籃球體能模塊的訓練內容較為傳統,且具有枯燥性,如何加強高中生籃球體能訓練中穩定模塊化訓練,成為當前高中體育教師所重視的問題之一。作為專門服務于籃球訓練的方法之一,循環訓練法在高中籃球體能模塊化訓練中的應用作用不容忽視[1]。
循環訓練法應用于高中籃球體能模塊化訓練中,不僅能夠利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強化體能訓練,同時能夠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較大強度的訓練模式,以提升高中生運動技能和運動體能為指標,將多樣化的訓練手段看做是“站”,每一站都規定了不同的運動負荷量,從而提供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積極性。
此外,在循環訓練法的目標設置及內容的要求上,要主要全面發展,適應高中生身體發展水平,以個體差異為基準,制定標準化的籃球體能模塊化訓練水平,培養高中生在籃球運動學習中的機體榮譽感。在體能模塊化訓練的過程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加強籃球教師的專業引導及指導教學,充分調動高中生籃球體能訓練的自主性[2]。
在高中籃球體能訓練教學中,教師起到指導和引導教學的作用,也是整個訓練活動中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在整體體能訓練的版塊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運動特點,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體驗到籃球體能訓練中的重要性。作為籃球教師,要均衡好高中生文化課與籃球運動學習之間的關系,及時關注他們的學習心理變化[3],并及時的調整其學習行為,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讓整個的訓練過程更加高效化,直接化,簡單化,進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循環訓練法的重要性。
其次,作為教師,要協調好與高中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進行反思教學,不斷的翻看自己的教學成果,并注重反思教學,不斷總結教學模式的應用程度,還要與其他的教師進行交流,努力提升自身籃球體能模塊化教學中的教學能力和訓練業務。
最后,教師應將循環訓練法貫穿于高中籃球體能模塊日常訓練中,發揮出循環訓練法所具備的基本優勢,將訓練與比賽過程相結合,將籃球運動中的防守與進攻相結合,使得籃球體能訓練中的單個運動技能與教學訓練的方法相互結合,最終要教會學生在體能模塊化訓練中的基本技能及訓練能力[4]。
高中生借助循環訓練法進行籃球體能模塊化訓練的過程中,應從日常的訓練中重視對于訓練技能相關影響數據的提取,使得籃球運動不僅僅是比賽過程,同時也需要在后臺體能訓練中不斷的堅持,提升訓練過程中的運動能力。
首先,高中生應具備自評和反思的能力,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循環訓練法,結合體能訓練的基本技能,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體能訓練學習方法,并能夠讓高中生通過行之有效的個性化學習特點,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由于循環訓練法具備現代籃球體能訓練的發展方向和特點,在訓練的過程中,應重視體能訓練的針對性,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監視自身技能的提升,在循環訓練法的作用下,高中生作為訓練的主體,要充分的發揮自身的運動潛能。
其次,要養成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技能。高中生參與籃球體能訓練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反思,針對每一個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請教教師或者與周邊的同學展開交流,形成符合自身運動特點的學習策略。例如,在進行了一段針對性的體能專項訓練以后,對自身的訓練結果進行自評,在評價的過程中,應對比同班級內的其他同學的表現,來實時的調整自身的訓練技能,并根據自身優良或者不良的表現來開展自我反饋,反思學習。主動學習別的同學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并在循環訓練法中逐步的提升自身的體能訓練綜合能力[5]。
綜上所述,循環訓練法符合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方向,也具備籃球體能訓練的核心方法,注重對于高中生體能訓練過程中的日常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對日常的訓練過程及訓練質量進行不斷的反思與提升,從而培養高中生自主運動,科學合理的開展籃球體能訓練的基本方法和理論。本文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籃球體能模塊化訓練中所具備的特點,重點論述了循環訓練法在高中籃球體能模塊訓練中的應用途徑,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