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鴻仕 廣西新聞出版技工學校
技工院校的課程大多以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為主,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不達標。羽毛球作為體育課程的重要部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因此教師要深入分析課堂的不足之處,以技工學校的學生特點為主,落實三走活動,幫助學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使學生真正喜歡上羽毛球課程,切實提高身體素質。
高級職工院校的羽毛球教學仍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師在演示完基本的動作之后,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使體育教學浮于表面。同時體育課堂比較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對課堂的熱愛,嚴重制約羽毛球課堂持續發展。此外,羽毛球課堂一般采取集體授課的方式,學生本身的素質不同,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沒有意義,而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不適應羽毛球課程,缺乏針對性教學。
比賽教學是體育教育中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以實時的積分對抗營造了緊張有序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課下時間自主練習,在比賽教學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競技運動的快樂,真正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加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在高強度的比賽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實踐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有效觀察出學生的不足,從而不斷完善教學過程。
在比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于學生的實際水平,改變原有枯燥簡單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水平進行分組定位,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羽毛球分組對抗中,不僅可以以雙人對抗的模式,還可以引入四人混打的模式。在多種比賽模式下學生會發現羽毛球競技的樂趣。同時體育教師在分組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能力是否匹配,如果對手過強學生會失去比賽的積極性,消極比賽,如果對手太弱,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找不到自身缺點,也失去了競技比賽的意義,教師要真實模擬比賽中的各個環節。
例如,在比賽之前,教師要提前告知學生下節課比賽的時間,比賽的內容,比賽的場地以及比賽的人數,幫助學生提前熱身做準備活動,以基本的頭頸活動,擴胸運動,振臂運動,側壓腿,弓步壓腿,活動腕關節膝關節為主,防止學生在比賽中受傷。在比賽過程中要采取積分的模式,學生在分數的刺激下越戰越勇,乘勝追擊。同時而在激烈的比賽過后,教師也要告知學生正確放松肌肉的方法,防止學生出現乳酸堆積,影響第二天的正常上課。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在講授完動作后讓學生進行模仿。鼓勵以雙人比賽合作小組的模式,積極開展各種羽毛球互助小組,兩人在比賽時是對手,但是在賽場下又是合作伙伴,雙方能夠積極指出對方在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證雙方不斷改進。各個小組根據自己的羽毛球學習進程設置合理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兩個人相互鼓勵共同進步。此外,基本的羽毛球設施是提高羽毛球教學的必要條件,因此體育教師要向校方申請加大對羽毛球教學的投入,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體悟到羽毛球競技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羽毛球拍握法時,鼓勵學生面對面觀察。向學生講解用小指和無名指中指緊握拍柄,負責球拍的脫落和用力,而食指與中指稍微分開形成固定拍柄的手型。組織兩人一組,站立距離在兩米到三米之間,以20球為一組,進行反復擊打尋找球感,學生在不斷移動的過程中,調節手和球的位置達到一個平衡,根據擊球個數,以比賽的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各個高職院校之間要加強交流學習,不斷討論羽毛球的教學經驗,實現師生密切交流,迅速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學校也可以邀請專業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近距離觀賞到真實的競技比賽。學生在真實觀看比賽中,通過觀察運動員在場上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從而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搜索信息能力、判斷決策能力。在進行比賽交流后,體育教師要及時和學生進行總結,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達到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目的。師生在比賽過后進行升華總結,形成了學習互助的共同體。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在比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方便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動作漏洞,達到了共同進步的教學結果。
例如教師在集訓比賽后要向學生講解,羽毛球運動是一種基本的競技運動,運動員的基本手握球拍位置,中間設有球網的高度是1.5米,寬度為6.10米,讓學生在腦中有一個基本的場地概念。提高學生基本的判斷能力,使學生在自己比賽中在不斷的移動找到最好的位置和角度,以不同的力量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回球。
目前體育教育不斷的改革,但是職工院校的羽毛球教學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的羽毛球教學應該引入比賽教學法,開展分組比賽模式,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從學生的心理入手,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