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飛 南京漢開書院學校
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運用在中學籃球教學當中,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對籃球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在實際活動中,通過這樣親身的實踐與感受,他們能夠體會到籃球運動的魅力,不僅如此,他們的合作能力將得到提升,懂得更多的籃球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是要結合實際狀況,在合適的時機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展開科學的小組劃分,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制定出相應的學習任務,教師必須認清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同行積極引導學生展開科學的鍛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學生沉浸在自我學習狀態中,教師需要把控好教學的尺度,不能夠出現放羊式的教學,此外體育教師還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與教學能力,積極落實教學改革,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要想有效的發揮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作用,首先必須要結合實際狀況進行小組劃分,必須確保小組能夠實現高效的合作,不僅如此,還需要控制好小組的規模以及內部結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籃球教學的可行性以及可控性,考慮學生的成績以及技術能力、學習熱情等,立足于全局的角度,科學合理的展開小組劃分。需要注意的是,小組的人數不能夠太多,一般4到6人最佳[1]。
小組的成員結構一般是一個優等生加兩個中等生,再加一個后進生,這樣的小組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合作,不僅存在相同層次的學生,也存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個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更加公平,教學的效率會得到大幅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各個學生的特點以及基礎,讓他們展開總結討論,選出一名組長,組長需要進行小組管理,監督各個組員的學習,這樣一來能夠充分確保體育教學的有效展開[2]。
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展開充分的動手實踐,不過更為關鍵的是讓學生發揮智慧。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建立好相應的問題情境,讓所有學生展開獨立思考,以此來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3]。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獨立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將會得到提升,教師則要巡回觀察,全面了解學生練習完成狀況,并要求組長帶領組員展開交流,讓各個成員將內心的想法發表出來,采納所有人的意見,這樣能夠更加全面的認知問題,從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策略。通過這樣的獨立思考,能夠保證小組合作的學校性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不僅如此,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教師還必須對同一個小組和各個小組之間展開協調,讓他們加強互動與交流,并維持課堂的秩序與紀律,與此同時,教師本身也要深入參與到小組的探究活動中去[4]。
在中學籃球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關鍵點便是帶領學生在實際探究中,不斷發現與總結體育學習的規律[5]。不僅如此,小組內部成員、小組之間都要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眾人的思想相互碰撞,從而帶來更加全面深刻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引導他們參與活動,一起來探究籃球學習的話題。
通過一系列的比賽和交流,教師要對學生的看法給出相應的評價,正確的需要加以肯定,對于一些存在錯漏的認知,教師要進行糾正與補充[6]。對于一些存在爭議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讓他們由淺入深,不斷深入的探究。除此之外,教師該需要設置有關的內容,讓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再次鞏固之前在合作-探究活動中學得的知識以及方法。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設置問題,對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術加強訓練,調動學生的興趣。由此可見,在交流和總結的過程當中,學生將會獲得成就感,產生內心的滿足感,他們對籃球學習與訓練的興趣更為濃厚,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提升,從而構建出良性的籃球教學循環體系[7]。
綜上所述,“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和過去的教學方式對比,兩者在思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前者可以促使學生的籃球戰術能力的有效進步,不僅如此,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籃球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積極的參與訓練,從而提升他們的籃球運動能力,形成深刻的鍛煉意識。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合作意識,從而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這方面是過去教學方式難以實現的。通過“合作+探究”教學,小組在合作學習中的目標非常的清晰與統一,組員之間相處和諧,積極互動與交流。不過,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并調整課堂教學的形式,切勿為了探究合作而采用該教學模式,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判斷。由此可見,“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定位充分發揮出來,并將教師的主導性最大程度展現,這樣的教學環境中,中學籃球教學將更具實效性,學生的身心將得到健全成長,他們會逐漸形成終身鍛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