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才
(吉林省梨樹縣萬發鎮中心小學校 吉林 梨樹 136500)
如何將數字化網絡時代的新媒體和信息共享等功能巧妙地融合在新課改環境下的教學理念和課堂中,是現階段各大人民教師們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任務。本文將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為例,對新媒體和教學課堂的融合進行創新型探究。
1.1 課堂教學形式單調,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新課改環境下提倡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要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教師們常常用課堂小游戲和小組討論主題這樣的互動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但是久而久之,學生們也會覺得怠倦,再者,有的課文學習不好安排游戲內容和小組討論(例如觀景類課文),教師就無法設計相關互動內容,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提升。
1.2 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積極性,預習作業不過關。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新課改時期的時候修改自己的教學方案,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學生表現為不太適應,無法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導致學生的預習作業質量大打折扣,預習環節形同虛設,學生上課效率低下,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失敗。
1.3 學生知識學習拘泥于課堂,知識面狹窄。現代的學生學業繁重,平時里從學校回家面臨著大量的作業,而周末的時候又有一大堆的補習班和興趣班等著他們。再加之現代化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們在課外時間進行語文閱讀的時間幾乎沒有。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和寫作學習的時候知識面狹窄,缺乏自己的觀點,掌握不了基本的寫作技巧等等,語文基礎素養有待提升。
2.1 多媒體視頻圖片展示,培養學生感受能力。教師在豐富課堂內容的時候以利用多媒體方便簡潔的網絡設備,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用真實的實拍視頻和圖片打開學生們視覺聽覺的大門,開拓學生眼界的同時,也能夠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進行《黃山奇石》一課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模式,可以在備課的時候在網上選取優質的旅游實拍視屏,其中應當包括有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以及溫泉的視頻,讓學生們親身感受課本中所描繪的景觀,在視頻的帶領下仿佛身臨其境。
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課本中描述的雄偉壯觀的情境,從而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加能夠領悟到課本中作者對黃山的情感抒發,并且學生也能夠更快得領悟和吸收課本中的表現手法和寫作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和閱讀技巧,提升語文基礎素養。
2.2 布置微課和網絡預習作業,輔助學生完成預習。為了提升學生的課前預習質量,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從傳統應試教育依賴教師和課本的模式到新課改背景下的自主學習的模式,教師應該從課前預習入手,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而微課學習和預習可以很好地幫助教師輔助學生進行預習,教師可以布置相關的預習作業,并且把自己的部分重點教學設計傳到微課共享網絡中,讓學生在看完相關的電子課本和微課預習視頻之后去瀏覽,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可以放在小組中討論和分享,一起解決問題,并且聽教師再次講解回顧。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預習積極性并且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預習步驟,降低學生的預習迷茫度,使學生更高效預習。
2.3 開展線上閱讀活動,激勵學生課外閱讀。針對學生課后沒有閱讀習慣和時間碎片化這一特點,教師可以使用微信交流平臺開展線上閱讀活動,來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例如,教師可以進行閱讀偏好分類,分成童話故事,寓言故事,詩詞,小說等等閱讀類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入群,教師可以給每一個群安排一個小組長,按時在群中發放電子課本閱讀鏈接,讓學生自行選擇閱讀,并且每天每人可以進行閱讀打卡,并且采用積分制進行評估。同時學生們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讀書感受,并在群里進行討論,也可以分享自己覺得優秀的書籍,都可以進行加分,最后誰的分數越高,可以得到相應的作業減免獎勵和一些其他物質獎勵。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量。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創新探究是一個大挑戰和機遇,教師們需要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一定的心思與想象力,利用好互聯網便捷的高級共享資源,來提升學生的課堂滿意度和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