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 王潔 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2010年5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加強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國家大力推行健康中國的趨勢下,社會對體育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高校培養體育人才的責任和壓力也隨之增加。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到要培養“一專多能”的體育人才,在能完成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任務的同時,也能完成相關體育訓練和比賽的工作任務。專項選修課是在普修課基礎上的深入學習,對技術、戰術、理論知識和研究創新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專業素質是教師適配崗位的核心競爭力,為了更好的培養出專業素質符合“一踐行三學會”的“一專多能”型體育人才,為此本文試圖通過對目前體育教育專業專項選修課的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針對現狀分析提出可操作性改進建議,為體育教育專業專項選修課教學的進一步完善提供理論參考。
體育教育專業16、17級專項選修課教學現狀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南通大學圖書館及知網以“體育教育專業”、“專項選修課”等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問卷調查法
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后,制定相應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課程設置調查、選課制度調查、專項課程評價調查等方面。
3.數理統計法
對所有獲得的數據運用SPSS 2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上海體育學院的專項選修課的學時為720學時(6個學期)、南京體育學院的專項選修課的學時為288學時(3個學期)、南京師范大學和揚州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專項選修課的學時都為324學時(3個學期)、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專項選修課學時17版為216學時(3個學期)。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在學時方面,南通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專項選修學時是同類院校中較少的。學時數是保證學生學習專項的時間和學習深度的基礎,同時在訪談中也了解到任課教師普遍認為專項課學時適中或偏少的情況。
專項選修課是在普修課的基礎上再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和研究。目前我院的專項課安排在第四學期開課,第六學期結束。訪談了解大部分學生希望一方面盡早開始專項的學習;另一方面延長專項學習時間,專項技能都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相對較好的水平并保持穩定。我院專項選修課設置在第四學期是考慮到讓學生把普修課程修完再進行專項選修課的選擇和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充分了解各個專項的情況下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也能保證學習的遞進層次,避免造成教學內容重復出現或先進行的專項課程中學生基礎太差等情況。為了彌補專項選修課開課較晚的弊端,也在大一、大二時開設了興趣班,由大三的專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授課。
調查發現在我院提供12種專項選修課項目的情況下,16級開了籃球、足球、武術、健美操和田徑這五個項目;17級開了籃球、排球、足球、健美操、體操和乒乓球這六個項目。經了解,其他同類院校也和我院有相同情況,雖然提供的選項很多,但最后只能開設幾項熱門項目。這是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是為了向中小學輸送體育教師,選擇專項就會受職業需求的限制而偏向于三大球、乒乓球、體操、武術和健美操這幾個項目。除此之外,師資和學習條件也是影響學生選擇專項的重要因素。
調查中發現有64.8%的學生是因為興趣和就業這兩種因素而重視專項選修課,除此以外還有23.0%的人是因為興趣而重視專項選修課,只有11.5%的人是因為就業而重視專項選修課。由此看來,在服務于就業需求的同時,大部分學生仍在自己比較喜歡的領域中學習。專項選修課不僅是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自我成就的良好途徑,也是學生將興趣變成工作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所在。
在制度方面,選課時實行雙向選擇的考核制度。教師對選擇此專項的學生進行考核,不合格的學生將結合自身意愿調劑到其他專項。在人數上,一是要適當降低開課人數要求,二是如果有人數過多的專項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分成兩個或多個班級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學場地器材的壓力。調查發現有78.7%的學生認為目前的選修制度合理,有21.3%的人認為選修制度不合理。在訪談中,發現有少數學生認為目前我院部分專項課程開不了課,導致學生選擇專項選修課的空間較小;還有人認為個別專項的上課人數過多,教師教學比較吃力,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夠,很多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1.專項選修課的學時雖然有所增多但在所調查的同類院校中仍顯較少不利于專項教學。
2.個別專項的開課人數過多,教師教學比較吃力,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夠,很多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導致課堂效率降低。
3.建議以提前開課、增加學期和后期增加每周課次等方法增加專項學時。
4.建議可以充分利用學院的優秀師資、教學場地、器材和設施,開展特色專項。
5.建議增加專項選修課程實踐學時,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僅要強調學生技能的提高,也要培養學生運動訓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