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遵義醫科大學體育學院
在本文中,戶外運動主要指的是不同于室內運動的運動形式,戶外運動教育項目的開展可以讓我國青少年體育課程體系得到完善,對于我國教育綜合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常見戶外運動主要包含了登山、遠足、攀巖、滑雪、漂流、熱氣球等項目,在此類項目中,很多運動項目都是適合青少年進行的。
戶外運動需要參與者投入自然環境,開展水上戶外運動、地上戶外運動以及空中戶外運動。現階段,我國戶外運動教育呈現不足現象,尤其是青少年教育[1]。在學校方面,在體育教育課程中,教育內容依然以傳統體育項目內容為主,且上課形式較為陳舊,存在著“重成績輕體質”等思想,這會對青少年戶外運動教育造成不良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學校硬件設備無法滿足戶外運動教育需求,這也會讓教育內容局限于傳統的跑、跳、投;在學生方面,青少年普遍存在著學習壓力大、戶外運動時間少的問題,且較大的作業量必然會影響學生開展戶外運動,與此同時,手機、電腦對于青少年具有巨大吸引力,這也會擠壓學生戶外運動時間,同時還會讓學生久坐,使得自身身體運動行為受到限制,不利于青少年身體素質的培養;在家長方面,部分青少年家長存在著對青少年戶外運動安全過于擔心的情況,他們會對青少年戶外運動予以禁止,但這也反映出了我國戶外運動安全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問題,如安全教育宣傳不足、戶外運動技能培訓不足、安全預警系統缺乏等。
為促進我國戶外運動教育發展,需要提升國民的戶外運動參與意識。戶外運動本身具有愉悅特點、開放特點,需要在自然環境基礎上進行全面開展。以青少年教育為例,為讓青少年充分參與至戶外運動中,學校需要對戶外運動教育體系予以健全,在體育課程中融入戶外運動教育內容,在此過程中,學校可以借鑒其他地區學校的戶外運動教育模式。在對戶外運動課程進行安排時,可以和校外俱樂部以及游樂場進行有效合作,通過校內外教育資源的結合提升青少年戶外運動體驗度。除此之外,在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的同時,還需要強化青少年體育精神,重點培養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堅韌意志。
加大戶外運動項目宣傳,可以讓社會各界人士對于戶外運動的認識水平得以提升。雖然我國戶外運動起步相對較晚,但戶外運動項目開展所取得的成績卻十分顯著,因此,相關部門及學校需要將戶外運動重要性進行有效宣傳,其重點宣傳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首先,戶外運動的開展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得更為愉悅,可以讓人的情操得到陶冶;其次,通過戶外運動,可以讓人們在運動中開闊眼界,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最后,戶外運動可以讓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可以幫助人新陳代謝,達到“減肥”“健身”等目的。戶外運動本身具有有趣、開放的特點,對此,家長需要主動了解孩子的戶外運動愛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課外輔導班數量予以有效減少,鼓勵青少年參與戶外運動項目。當前,我國已經出臺了《全民健身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此,地方政府部門也應針對本地特色戶外運動項目出臺相應的規范條例,為本地青少年以及其他市民的戶外運動參與提供保證,盡可能消除家長以及青少年對于戶外運動安全的擔憂[2]。
戶外運動教學的主體是學校,對此,學校應對戶外運動教學模式予以完善。一方面,學校需要對戶外運動課程安排予以高度重視,針對學生需要購買運動裝備,投入一定經費,讓戶外運動場地建設得到增強,讓校園有限場地得到充分應用,讓校園得到改建,以此來提升學生運動范圍;然后,學校需要與游樂場取得積極合作,轉移戶外運動授課至游樂場等戶外運動場地中,帶領學生開展高空體驗運動、攀巖運動等;最后,在戶外運動開展中,需要帶領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如拉伸動作、熱身動作等,同時需要傳授給學生繩索系法、動作技巧等。戶外運動教學中的引導者是教師,因此,學校需要針對體育教師開展培訓活動、考核活動,以此來提升體育教師在戶外運動項目領域的專業教學素質,與此同時,學校可以采用邀請運動員、退役運動員的方法,為學生親身講解戶外運動項目內容,告知學生戶外運動進行中的注意事項以及戶外運動會獲得的樂趣等。除此之外,學校需要針對戶外運動項目制定縝密教學規劃以及學生安全保障方案。在戶外運動實踐中,還有可能受到天氣環境的影響,如果因環境影響導致學生情緒慌亂,那么教師需要對學生慌亂情緒予以安撫,確保不會因情緒而導致安全事故出現。
綜上所述,學校、學生以及家長方面存在的戶外運動意識不足、投入不足等問題,會讓我國戶外運動教育的發展受到阻礙。通過提升戶外運動參與意識、加大戶外運動項目宣傳以及完善戶外運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策略,可以讓此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而提升我國戶外運動教育質量,為戶外運動教育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