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昊 同濟大學體育教學部
當前,中國籃球協會實體化改革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協會實體化進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包括:怎么處理籃協和CBA聯賽之間的關系,籃協的角色該如何轉變,CBA聯賽未來怎么發展,如何持續后續改革的進行等。只有解決好這些難題,才能夠推動CBA聯賽聯盟化的實現,讓聯賽真正走向職業化,確保聯賽的有序發展及籃協工作的正常開展。
在協會實體化背景下,CBA聯賽要想實現聯盟化,首先需要綜合考慮三個要素,即為CBA公司的市場要素、中國籃協的社會組織要素、體育行政部門的政府要素,明確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定位各自的職能,這是CBA聯賽實現聯盟化的首要途徑。CBA聯賽聯盟化的實現以體制改革與市場需求為基礎,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宏觀調控。自從協會實體化實施以來,CBA聯賽聯盟的建設并非要構建全能型市場,而是制定籃球市場與政府機構相結合的機制,極力發揮出市場社會理性與政府機制理性的整合效應。同時,從宏觀視角來看,體制模式必然要做出改變,政府的身份由計劃者轉變為引導者;加快協會實體化的推進,充當籃協改革的先導者;不能“越位、錯位、缺位”,充分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通過法規、法律和政策等手段,強化治理CBA聯賽的行為規范,借助行政職能維護聯賽的公正與公平。在微觀方面,籃管中心要分流到籃球協會,組織成員及時更新工作觀念與轉變工作方式,由行政者轉變為服務者,并梳理籃協和聯賽之間的關系。
上文提到中國籃球協會實體化的發展趨勢,籃協已經初步走向“去行政化”的改革之路,不過還未真正實現管辦分離,其中監管與舉辦職能的分開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為:外事管理、人員管理、資產財務、職能和機構的分離,所以說籃協的“去行政化”是CBA聯賽實現聯盟化的前提條件。針對中國籃球協會的“去行政化”工作來說,如何改變是中國籃球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難題,有人認為應理清市場需求、籃球協會和政府部門三者之間的內在關系,不過筆者覺得可以從財政投入、比賽訓練、內部組織和CBA聯賽管理等幾個方面切入。具體來說,要以籃球市場需求為導向改革CBA聯賽的管理體制,以協會實體化為根本提升管理團隊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優化內部結構,強調聯賽獨立發展,從多個渠道籌集資金,促進協會實體化的改革;明確籃協是一個純粹的社團性質,將自己定位成社會組織,并非市場組織或政府組織;篩選協會成員時由社會人士代替事業編制成員,由市場投資者、籃球學者和體育部門三方組成。
在協會實體化下CBA聯賽實現聯盟化進程中,籃協需找準自身定位、明確本職任務,協調處理好協會與CBA聯賽、政府之間的關系。在協調聯賽和籃協之間的關系時,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模式。大家都知道NBA聯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運營最成熟和成功的聯盟,也是一個以營利為取向的商業化和企業化組織,具有與眾不同的行業自治特征。美國籃協則是一個與之對應的非營利性的實體化社會組織,即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市場組織和社會組織。所以,中國籃協可根據協會實體化道路走向與實際國情進行體制改革,確定籃球的定位:與市場和政府主體相獨立,協調市場主體、市場影響政府、政府干預市場之間的關系,即為中國籃球協會是一個市場和政府之間的公共組織,且具有非營利性。實現聯盟化則要籃協監督和聯盟自治有機整合,俱樂部、聯賽和籃協三者之間形成相對獨立的自治系統。而且籃協需把責任權交給CBA聯賽與俱樂部,其中要重點突出俱樂部的市場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經營權、管理權和決策權。
CBA公司是在協會實體化下成立的,肩負著利、權、責的改革重任,不過存在著權力分散、模式粗狂、部門不健全等問題。CBA公司需成立一個具有企業導向性質的聯賽運營團隊,專門負責聯賽運營、競賽組織和商務開發等工作。同時設立監管機構,對CBA公司、社會需求、體育部門和籃球協會負責,確保CBA公司具有具體事務、聯賽決策經營、發展規劃等監督處置權,肩負著聯賽發展和壯大的重任。另外,CBA聯賽聯盟化的實現離不開財力支持,可從CBA公司、聯賽、俱樂部三個方面展開。CBA公司前期可靠政府撥款,逐步完善商務運營部門,做到財政透明化和自負盈虧,轉變為共負虧損、利益共享、自主經營的體制。聯賽要從市場化出發,強化營銷手段、品牌建設和商業規劃,提升CBA聯賽的競賽水平、品牌價值與影響力,提升轉播收益。俱樂部需理清產權歸屬問題,推行聯盟收益分配質量,控制運營成本,運營股份制改造融資形式,確保權利和義務的統一,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構建自負盈虧、自我造血的可持續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