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忠 新余學院體育學院
伴隨著新教改的時代背景,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也隨之改變。在過去,一味的注重學生的運動成績,專注于個人的教學方式已經落后。符合新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在如今時期逐漸流行并廣泛開展。合作學習將學生在課堂的表現與同學之間的合作關系放在前列,與之前不同,合作學習更加注重課堂上的及時體現,將學生的興趣與同學之間的合作關系最大化。有利于同學們更加深度理解體操教學的重點和特點,并且更夠增進同學情感,加強交流,促進對教學內容的深度理解。
在通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教師教學方案的選擇性上也不多。這樣的環境就造成,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高,教師對于體育教學束手無策。這就造成就算是有教學計劃,也不能十分有效的進行教學。首先,學生獲得這些知識的方式來源都比較匱乏,所以基本不交流學習心得、學習方法,基本都是“單打獨斗”的進行學習,這種情況普遍其他學科也同樣如此,基本上合作學習這樣一種新興學習方法在學生們的習慣中不太常見。絕大多數學生在進行體育教育時,只是聽從講解、模仿示范自己進行練習,也不能提高動作準確度,配合能力的提高。而課余時間基本不會進行相關練習,運動知識與技能上的相關學習基本上沒有。所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能夠突顯,教師應該主動調節體現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讓學生自然的從自我學習走向合作學習模式,這樣不僅是提高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合作意識,更加可以培養自覺合作精神,提高與他人協同合作的能力。由此,在體操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是進行高校體育教學專業體操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校體育教育中,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向眾多。單單對于體操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的方式也可取得借鑒。作為高校教師應積極運用這種合作學習模式,開發其優點與優勢。按照教學班的具體人數、情況等進行分組教學,設立小組長等動作,首先把學生歸為不同的小組中去,就將大集體變為小集體。使得交流范圍縮小,但是合作與交流的密度和程度都會隨著教學的進行不斷的加強,因為小集體通常有著大集體無法比擬的合作優勢,交流起來更為親切便利。在小組的基礎上,可設置同樣的任務作業,同樣也可以針對每個不同的小組特殊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這就考慮到分組時按照體操技能能力或是學生關系的遠近的差別分類。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按照各種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本身具有的體操技能基礎,以小組的形式分布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任務,這樣更加能夠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和面對困難中與同學交流合作的機會,同時針對不同實力的學生有著更好的,更適合的學習方法試用。
合作學習的方式有許多種,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以合作方式進行學習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也可以增加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對課程進度更加有益,合作學習對學生個人未來發展也十分有益,學生多參與合作活動,有助于提高自身積極性,提高自身團體意識,對未來的人際關系發展也十分有益處。
在合作為主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會逐漸增多,這可以幫助學生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增加集體榮譽感,學生在小組中也有很大程度可以完善自身不足,學生自身的個性既可以得到克制,也可以得到充分發展。
在體操課實踐時,可以多重視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讓學生多多了解動作要領,不斷規范學生的動作,在小組中,學生也可以根據多多討論技巧問題,學生的在自行討論后,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動作要領的精髓,這樣也可以不斷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對一些不太合群的同學,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通過合作式的互動教學,教學可以尊重學生的合理訴求,學生之間也可以做到和諧共處,滿足自身心理需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合作教學大多數是以小組的模式進行,小組的成員人數基本都是4到6人,小組成員可以互相合作,互相探討,教師可以嘗試在小組內進行比拼,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讓學生不斷開發自身潛能,不斷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的弱勢,并予以幫助,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身體機能。
到目前為止,一些高校的常規教學占據主導地位,在高校體育專業體操教學實施合作教學,可以很好的改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合作模式進行教學,也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榮譽,合作學習是近代現代的先進教育理論,對我國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在體操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是教學模式的創新,我們應該認可,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