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
(重慶兩江新區翠云小學校 重慶 400000)
我們都知道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計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并且計算教學中除了紙上的計算,同時也包括口算。但是在以前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會忽略掉學生關于計算方面的訓練,不利于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所以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中,老師就要注重起計算方面的教學,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因為這不僅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也是前提,并且計算教學同樣還關系著小學生智力水平方面的發展。那么到底應該如何去進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呢?下面我們就主要從聯系生活實際、轉變學生觀念以及課堂活動等三個不同的方面入手,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由于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所以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差的。那么為了照顧到小學生的這一發展特點,提高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質量,老師就需要積極的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從筆者的角度來看,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最熟悉的莫過于生活中的事件。根據這一點,老師在組織學生們學習計算,對他們進行計算訓練的時候,就要聯系生活實際,讓他們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當中的經驗,去與學習結合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計算水平。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小學生有足夠的興趣融入到課堂中去,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聯系生活當中的實際。比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課本上的《小數乘法》的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首先就要引入一些與生活有關的例題:“水果店運來200千克蘋果,運來的橘子是蘋果的1.5倍,運來的橘子比蘋果多多少千克?”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平常陪家人出去買東西的經歷,進行這個計算題的計算,這樣不僅聯系了生活實際,也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在小學的教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相對來說比較貪玩,所以在他們的心中并沒有覺得學習知識有多重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為了讓小學生可以重視計算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就要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讓他們知道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能力,才可以很好的為以后做準備。在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計算技巧,教會學生掌握數學中的簡便方法,并讓學生們分辨這幾個簡便算法的區別,加深他們的印象。
例如:在講到小學數學的《簡便算法》這一節內容當中,老師在上課之后,首先利用一個名人的例子來告訴學生計算部分的學習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最關鍵最基礎的,然后再告訴學生們簡便算法有著很神奇的效果,讓學生們做的計算可以一下子就變的簡單了,然后在黑板上寫下2×14+2×16這個算式的普通算法的計算過程,再寫下運用簡便算法的計算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思考,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兩個算式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啊?”在學生回答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師向學生進行說明:這種算法是公因式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取乘數。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育開始注重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為這樣才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并且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可謂是一箭雙雕。所以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都有所提升,老師就可以通過開展課堂活動的形式,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競爭意識,讓他們在一個有趣且緊張的課堂中,對他們進行計算方面的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遵循生本理念的表現,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變得活躍起來,課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老師組織學生們學習課本上的《分數除法》的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在班級中舉行一次計算大賽。首先讓班級的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然后老師給出題目,在限定的時間內,小組的成員需要分別進行計算題的解答,最后老師進行每一小組平均分的統計,得分最高的三個小組可以享受一定的獎勵,比如課后作業取消。
綜上所述,在現在的新課改的教育觀之下,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關系著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也同樣影響著他們以后步入社會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