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正剛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蘇家鄉中心學校 四川 內江 641000)
小學生正處于快速發育的時期,對許多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如果在課堂中引入合作小組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交流、互動的過程產生思維的碰撞,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教學工作,通過合作學習的題材來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達到整體教學的效果和優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給學生施加過多的學習任務,而應讓他們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自行探討、自行研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多邊形ABCDFG,其中AGFE和ABCD都是正方形,三角形ABH的面積為10平方厘米。請根據數學知識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這是一道比較難理解的數學應用題。有的學生硬著頭皮求解,不但沒有解題思路,反而會加大題目的難度。此時教師就可以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尋求更加簡便的解題思路。從圖中可知,正方形中的EF=EA,這是由正方形四條邊相等得出的結論。同理,在正方形ABCD中,AB=AD,將這兩個間接條件結合起來思考,我們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H和三角形FDH是全等三角形,即陰影部分的面積和三角形ABH的面積相等。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也是師生共同搭配的教學過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往往是一個整體,教學資源既要符合教師構建的課堂教學規律,又要能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這樣的課堂資源才是切實可行的,才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感知力。如果學生出現理解錯誤的現象,教師要給予批評和引導,讓學生學會從多方位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局限于一種思維模式。
當前的教學制度要求教師根據時代的需求劃分合作小組,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由于學生從小接觸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都存在著不理解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學習疑惑。教師就要根據這個特性制定有效的數學教學計劃,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和學習的特點,采用合作教學的課堂模式。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學生之間能相互取長補短,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帶領基礎較弱的同學,幫助教師帶動課堂進程,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教學者,教師要做好每堂課的教學計劃,在劃分小組的時候要從學生個體差異性出發,并合理地劃分合作小組。只有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之上,注重小學數學的課堂理念,才能切實可行地豐富小組合作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是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也是當前的課堂理念。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悟,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學會從多種層面、多種角度思考數學實際問題。基于此點,教師提出的合作探究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能在教學基礎內容的同時講究實際化和自由化,培養學生更加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一些教學細節,不能疏忽一些關鍵的教學進程。首先,在劃分數學學習小組之前,教師要充分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才能將學習能力差不多的同學分到一個組內,以方便學生的交流合作。其次,合作學習也要注重課堂的核心,不能過于偏離教學內容,讓學生放松了學習的狀態。如果課堂缺少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從網絡教材入手,給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學習素材。只有真正地了解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教師才能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加入合作學習。例如,有一個長方形AEHD,其中陰影部分為BFGC,已知線段FH為18cm,AC為24cm,求長方形AEHD的周長是多少。這是一道典型的圖像應用題,考查學生對周長公式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討論小組,分別求出長方形AEHD各條邊的邊長,再進行整合運用。根據題意,我們不難看出陰影部分實質上是一個正方形。所以求周長時可以用周長公式得出(18+24)×2=84。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教學價值,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無疑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為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我們一定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計劃,才能滿足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靈動性的數學學習思維。
總而言之,小學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課堂的主體也是小學生。由于他們年齡普遍偏小,對數學這類復雜學科的學習方法掌握得不夠到位。教師要從他們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出發,配合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組織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上文針對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理念,對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案和策略做幾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