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承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中學義務教育部 湖北 襄陽 441021)
班主任工作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每個班都有各自的特點,同一個班里不同的學生特點也不相同,班級管理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和改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這個道理。
班主任工作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和建設班級文化,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學習是班級的骨架,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是班級的核心所在,它對學生的素質提高起著培育、熏陶的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整個學習環境,提升班級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強班級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班級文化建設首要點放在——熱愛班集體、尊重老師。
熱愛集體,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會激勵人進取的精神。因為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動物,當熱愛集體的時候,就會自覺地為集體盡自己的義務,那么也愿意付出更多在搞好學習上,從而為集體盡一份力。班集體反過來又正面反饋影響孩子。學生要想提高學習成績,思想進步必須全方位進行,能正面影響的一個也不放過,鼓勵學生為班集體勞動、付出,同時學生的個人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尊重老師,親其師信其道。一個人只有尊重老師時,才會相信老師傳授的知識道理。學生只有尊重老師,行動上才會按照要求做。學生不敬重某科老師,上課不太積極,就非常容易偏科。學生大部分嘴里的不喜歡,往往是遇到了困難,而找的理由和借口。首先班主任主動做好和老師的溝通工作,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老師的出發點,善意的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尊重老師,幫學生克服具體困難。比如有一段時間學生們不喜歡背摘抄,我就在班里舉行了一個背誦比賽,班里每個人都參與,大家相互提供支持和安慰,激發了克服困難的勇氣。
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學生,多傾聽多交流。
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一半是成熟,一半幼稚,即有獨立性又有依賴性的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觀察社會,觀察父母,他會有很多的困惑:對社會現象的困惑、學習上的困惑。
這個時候就要多了解學生在想什么?尊重學生的一些做法,給予一些及時、適當的欣賞,重過程輕結果,只要學生努力奮斗就支持他,多包容錯誤,一個不怕犯錯的孩子,才能獲得更多的經驗,更快的成長。但社會有運行規則的,也需要制定一些班紀班規。因為學生從小時候到人生觀形成這個過程中,他的所有行為都要向外延伸,延伸的過程中,他會碰到邊界,觸到別人邊界,兩個人就會爆發矛盾沖突,觸碰到法律邊界就會犯法,那是規矩是無形的墻,所以在班里必須要讓學生感知到那個邊界的存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開透明制定一些班紀班規,全體成員都遵守。這樣學生踏入校門,走出學校,即敢于冒險又有底線,對別人尊重也是對自己尊重。
同時,班主任對班里發生的一些事情要讓孩子知道哪部分是事實,那部分是情緒,要分開,俗語說擺事實講道理。不然在執行班紀班規過程中,如果班主任亂發脾氣,學生觸碰到情緒時,就會向老師學用情緒處理問題,而不是事實。比如不睡懶覺,犯錯要道歉,不壓抑敢于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當然有些班規是底線,有些班規則可以變通。
成年人和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碰撞容易有火花,有些是愛,有些成傷害。學生每一次抗拒,每一絲埋怨,每一刻不安,在他內心慢慢會形成一個層層包裹的堅冰,日積月累,會越來越堅硬,需要老師用愛來融化,越堅硬需要愛的溫度就越高。在教室里,讓每個學生都帶著好心情來學習,讓他感受到愛,也要教會他愛。
在生活學習中時,教學生不能只看結果要重視過程。很多時候,不是學生不想干好,而是不知道怎么干好。老師要耐心地教學生流程。比如掃地,分幾步:(1)拿笤帚: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雙手握住笤帚柄,身體向前彎一點;(2)掃地:右手用力大一些,左手用力小一點,笤帚在腳前貼著地面,往左前方一下一下的掃,灰塵特別大的地面需要灑水浸潤,以免揚起灰塵;(3)掃成一堆:把四周的垃圾輕輕地往一起掃,掃成一堆。(4)收垃圾:左手拿銼子,右手拿笤帚,將垃圾收到銼子里。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掃起地來又快又干凈。
班主任和家長要互相信任,積極開展家訪活動。
家訪是加強教師與家長、社會聯系,爭取家長、社會的支持,齊抓共管,共同教育好學生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融洽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待每一個班、每一批學生隔三差五地去學生家里開展家訪工作,應成了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家訪中和學生家長進行認真、細致的對話,來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教育無定法,需要班主任在實踐中摸索著前進,只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全力以赴,一起拼搏,就會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