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月珊
(福建省南安市延平中學 福建 南安 362343)
根據調查研究分析得知:學困生分三種,一種是學習成績差的,此類學困生大多是學習上有障礙,諸如基礎差,學習觀念淡薄、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上進心,學習方法欠缺;一種是紀律差,成績時好時壞的、有點小聰明的調皮學生;另一種是成績差、紀律也差的雙學困生。無論是哪種學困生,他們的校園生活都是暗淡的,生活在老師的冷眼、家長的呵斥、同學的戲謔、群眾的排斥之中,缺乏應有的關愛、尊重和信任,最終是破罐子破摔,繼續差下去,一步步走向錯誤的人生,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光,老師可惜、家長疼心、自己長大懂事后悲哀。
學困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見、相對獨立的人,學困生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關心,渴望能融入群眾之中。如果我們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讓他們感受到關心和溫暖,他們就會產生一種用心向上的動力,樂于理解教育。為此,作為一名稱職的教師,我們務必想方設法去滿足他們的正當需要,觸動他們的心靈,喚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矛盾和斗爭,使他們由“我是學困生”的心理轉變到“我并不差,我也有好多被老師、同學發現的優點”,從而對自己有信心,不再消極地應對人生。
在學困生的教育轉化中,我們要重視其優點長處并將他們的優點長處放大,讓他看到自己的長處,注重對他們學習興趣和信心的保護。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在他們做的好的時候加以表揚,讓他們發掘自身的潛能。堅持正面教育和表揚批評相結合的方法,為避免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被大量的陰影遮蔽,我們要善于發現、挖掘、放大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對學習有信心,能夠和其他同學一樣融入課堂。在課堂上也應該多關注他們,提一些較簡單的課堂問題讓他們回答,提高學生成功率,使他們有成就感。在課后,應多與學困生進行溝通交流,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給予他們關愛和溫暖,讓他們喜歡老師,從而喜歡老師的課堂。老師可以給他們列舉一些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對他們進行養成教育、行為習慣教育,讓他們明白成功需要經歷磨難,并需要一顆越挫越勇的心,讓他們感受榜樣的力量,借此消除他們的不自信,樹立他們的信心。總而言之,對于學困生,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教育、引導他們,使他們喜歡老師、親近老師,從而喜歡老師所教的歷史學科。
對于學困生而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消極態度對于學困生來說是屢見不鮮的,因此,想要轉化學困生,就應該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開始。歷史是一門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涉及范圍廣闊的學科,每一節歷史課都有許多可以挖掘的素材,歷史有許多閃光點,老師們可以引導學困生去發現使他們感興趣的閃光點,借以提高他們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因此,在每節歷史課的開始,老師們可以先創設一個場景,激發學生對于這堂課的興趣。老師可以引用歷史小故事、生動的漫畫圖片、聲形并茂的視頻片段以及生動投入的課堂講解,從課堂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讓課堂活躍起來,使他們主動融入課堂,參與課堂。
在學習上思維有嚴重惰性是大部分學困生的通病,缺乏對學習的自主性,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要使學困生在學習上有進步,使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尤其重要的。所以老師需要時刻關注學困生在課堂中的狀態,他們的聽課習慣、學習態度、是否積極等,在課后要及時檢查他們的作業完成情況,并及時給予他們對于不懂的問題的輔導,要針對他們做的好的一面加以表揚鼓勵,使他們能夠樹立學習的信心,享受學習的快樂,并給他們確立不同階段的不同的學習目標,督促他們完成目標的任務,促使他們能感受到學習的氛圍,融入到學習中。
對于學困生來說,要取得進步,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學校有老師督促學習,回到家里就要由家長督促學生完成課下作業。老師與家長之間要多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完成家庭作業的情況。老師可以把對學生課下的要求傳達給家長。讓家長監督學生課下的學習。父母可以及時向老師反饋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只有老師與家長多配合,才能使學困生轉化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我將腳踏實地孜孜不倦地積極進取,不歧視不放棄每一個學困生,給他們以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力爭讓每一個學困生都能夠樹立起立志求學追求極致的勇氣和目標,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課堂學習能力。最終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和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勤奮好學堅持不懈,把歷史這一學科能夠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