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娟
(山東省海陽市行村鎮趙疃學校 山東 煙臺 265129)
紅色文化與小學語文的有效融合可以在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感受到祖國建設、發展以及歷史的厚重感,挖掘在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內涵,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樹立文化自信。開發紅色文化校本課程,制定完善的教學模式與對策,具有一定時間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靈活的應用紅色文化,就要綜合學校的具體狀況,構建完善的校本課程,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紅色文化深入的融合,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進而在無形之中加強對學生的渲染與影響。
在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要合理的利用各種紅色影片、歌曲以及節目,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方式豐富紅色文化校本課程內容。在網絡環境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的整合各種網絡資源,通過網絡化的方式進行文化滲透與教育,在各種新媒體網絡與軟件的支持之下,豐富腳本文化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題材動漫、影視劇、歌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紅色紀實類節目,讓學生了解一些歷史知識。通過現代化的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等方式開辟紅色文化專欄,通過網絡化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搜集整理各種知識內容,將現代化媒介與課程教育有效融合,形成系統化校本課程,有組織的開展教學,繼而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作為拓展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的重要途徑,根據語文教材內容,基于文章為基礎,鼓勵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之下收集整理在自己家鄉、身邊的革命精神、革命人物以及革命事跡等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搜集整理,了解真實的歷史,在實踐中感受歷史,在這種氛圍中,才可以深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內涵。
紅色文化校本課程課程的開發中實踐活動是較為關鍵的內容。真正的凸顯紅色文化精神,就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發掘,將紅色文化內化為實際行動,才可以凸顯其教育價值與意義。
對此,在進行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中,教師要整合各種資源,組織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真情實感,充分的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精神與魅力。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設置“紅軍班”、“紅色小廣播”、“紅領巾”等紅色組織,通過這些具有實踐價值的組織機構,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參與中,真正的成為紅色文化的宣傳者與教育者。教師要根據語文內容與素材,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文化景觀區、參觀革命紀念館以及博物館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的了解歷史人物與事跡,在自己的真實感悟與參與中,踐行紅色文化。
同時,教師要根據語文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開展各種具有價值與意義的實踐活動。例如,可以鼓勵學生將語文文章改變成紅色舞臺劇,根據歷史事件、人物事跡以及傳說、英雄人物等創作舞臺劇、舞蹈、朗誦、詩歌等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的組織開展中感悟紅色經驗;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興趣確定紅色文化主題內容,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真正的踐行校本課程開發的要求,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己的參與、實踐中獲得成長,將主題活動與紅色文化內容有效融合,通過紅色文化活動與學生實際的有效融合,讓學生在課堂上、課后活動中,在各種紅色文化活動中獲得感悟與成長,在時間中感受到革命的傳統文化,在無形之中激發自身的愛國情感,在“潤物細無聲”的紅色文化校本課程中升華思想,傳承優秀的革命精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隱性課堂的設置。所謂的隱性課堂就是一種在無形之中滲透、傳遞的思想與價值觀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有序的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學校中無時不刻滲透紅色文化,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加強對自己的約束與管理。
對此,紅色文化校本課程開發中,要綜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綜合語文教育特征合理開展各種教學活動,要利用語文教學補充紅色文化校本課程,要不斷的拓展內容,豐富內涵,通過紅色文化課程資源的整合,真正的讓學生在紅色文化的陽光中不斷的成長、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凸顯語文的教育與情感價值,真正的做到教書育人。對此,在實踐中要綜合語文教學現狀,綜合學生的實際狀況探究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紅色文化校本課程,通過不斷的開發與研究,凸顯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的教育價值,將其與語文教育有效融合,這樣才可以真正的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