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利國 孫鵬琰
摘 要:自媒體的虛擬環境給人們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機會,通過自媒體平臺可以跨越空間與時間的距離進行交流,因而受到更多歡迎。但是大學生在使用自媒體平臺交流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繼而提出了自媒體環境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徑,希望能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議。
關鍵詞: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動態
一、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性格特征
(一)人際交往多來源于網絡
在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無需顧忌對方的長相、身材、社會地位、地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在網絡上進行人際交往能拓寬你自己的交際范圍,獲得更多想要了解的信息,在網絡上實現與他人平等交流,增長知識。而現實中人際交往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限制,比例外貌、身材、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等,這些都會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受到重重阻礙,使人際交往受到束縛。因此,很多大學生更傾向于通過網絡交朋友,對網絡的高度依賴致使大學生們在現實中的交際能力退步,長時間沉溺網絡也是的大學生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
(二)個性張揚且突出
大學生正處于性格形成的特殊階段,其身心發育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在自媒體環境下更加向往充分展現自我個性。心理學上對人格進行了分類,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在不同的環境下人們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且差異巨大。在互聯網迅速普及的當今社會,自媒體平臺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觸與使用,大學生主張個性與張揚的心理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得不到充分展現,而自媒體則提供了一個隱秘、陌生的環境,在自媒體上,大學生可以不必受到現實生活中的重重束縛,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可以將自己的個性充分展現,無需在意他人的眼光,能夠表現出更加真實的自己,因而很多大學生在自媒體平臺環境下表現得個性十分鮮明。
(三)過度依賴網絡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自媒體的虛擬環境下面對各種社會現象與社會熱點問題,人們可以更加不受束縛的發表自己看法,會出現各種價值觀念與意識想法的碰撞,大學生本就處于性格形成、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過度的沉溺于自媒體的虛擬環境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價值觀念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甚至以為在自媒體平臺上可以擺脫各種道德束縛,隨意發表自己的想法,因而他們在自媒體平臺上針對各種社會現象輕率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發表不負責的言語。這種盲目跟風的現象會使大學生逐漸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因為跟風而無法理性思考,失去獨立判斷的能力。
二、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徑
(一)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大學生在自媒體環境下所展現的個性與心理特征,高校教師應該進行深入了解與細致分析,掌握大學生人際交往特點,針對這些設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僅需要心理教育課程內容具有針對性,還需要課程安排必須符合大學生身心特征。作為高校教師必須主動引導大學生,通過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使大學生深刻理解人際交往的真正意義,明白健康和諧的人際交往對個人身心健康發展以及成長成才的關鍵作用。為此,高校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加強互動交流,采取分小組討論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有利于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人際交往的樂趣和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二)利用自媒體搭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自媒體是互聯網迅速發展與普及的產物,通過自媒體平臺能夠迅速傳播信息,跨越時間與空間限制,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自媒體平臺實現對接,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能夠通過自媒體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這種方式既滿足大學生對互聯網的興趣,又能學到心理學知識。因此,高校可以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向學生們介紹心理學知識,定期推送相關新聞,使大學生在娛樂中學習更多知識,提升大學生自我心理修復能力,同時還可以發表一些與大學生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美文,通過這些方式引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通過自媒體了解大學生心理動態
當今社會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中微信、QQ、微博等這些自媒體交流平臺成為人們交流的主要工具。通過這些網絡聊天工具人們更容易暢所欲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同性格、興趣愛好的人都可以通過這些自媒體平臺展示自己的個性,與他人交流。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也通過這種網絡交流方式表達自己,宣泄情緒,高校要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動態,了解當下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自媒體走進大學生內心,找到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共性,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深入研究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為這些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與指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大學生及時解決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自媒體平臺雖然為大學生提供了人際交往的另一個平臺,但是網絡的虛擬性也使得大學生極易在網絡交流中迷失自己,因而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更應該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大學生心理問題,提供心理咨詢幫助大學生走出困境,使大學生在自媒體環境中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慧,張新明.自媒體對教育變革的促進研究[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5(4):34.
[2]宋全成.論自媒體的特征、挑戰及其綜合管制問題[J].南京社會科學,2015(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