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娟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東閭鄉南王莊小學 河北 保定 071000)
小學語文是基礎學科之一,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僅對于提高語文素養有作用,還對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個人品格和積極向上的思想品德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如何根據時代背景設計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旨在給予小學一線語文教師科學的方法指導來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閱讀能力是分析能力的基礎,有了很好的閱讀能力才能夠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夠順利地接受知識,所以說要想培養出思維敏捷、反應靈敏的優秀學生,可以從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個重要方面,也是小學生需要培養的四大語文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以語文閱讀能力為首要任務,也是基本要求。只有學生具備了穩定的閱讀能力,才能夠順利發展并不斷完善其他能力。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所以在這一時期要注重學生閱讀教學,為今后學生快速、輕松吸收新知識做好基礎。
2.1 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閱讀欲望。環境對人性格的養成和習慣的培養影響是很大,所以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給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影響。在教室的四周墻壁張貼關于閱讀的名言警句,并在教室角落擺放書架,從學校圖書館定期申請部分圖書,或由學生自己帶一些書籍放在書架,供學生空閑時間閱讀。每周抽出一節課的時間進行讀書分享會,讓同學輪流自己本周讀的最好的一本書是什么,書里哪一節最精彩。另外還可以開展“優秀讀書筆記”、“知識競賽”、“詩詞朗讀比賽”等讀書活動,利用這些活動創設讀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引導學生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2.2 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古今中外的各類書籍,好多名著都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但是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圖書。另外市場上還有好多的書籍內容過于夸張,里面的詞語、句子并不適合小學生閱讀,但是在小學生中卻十分受歡迎。所以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甄選,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好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在一、二年級階段,小學生比較適合讀一些帶拼音的、篇幅比較短小的童話類書籍,如《格林童話》、《三毛流浪記》等等。而四到六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辨別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幫他們選擇一些關于人生觀、價值觀、品德培養方面的書籍,如《假如給我三天光陰》《愛的教育》等書籍。
2.3 選擇合適的閱讀指導方法。當閱讀氛圍創設好學生閱讀興趣激發起來以后,教師需要給學生以科學的閱讀方法的指導,促進他們持續、有效地進行閱讀。如精讀和略讀的有效結合。略讀就是對閱讀內容進行快速閱讀,掌握閱讀材料的整體結構,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在基礎上挑選出精彩章節進行細細的品讀,深入了解文章的每個部分構思內涵,學習好的句型和描寫手法。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用筆來勾畫重點句子、詞語。讓學生養成深讀、細讀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書籍的空白位置寫下自己的點評。另外讓學生準備一個讀書筆記本,讓他們把閱讀過程中精彩的句子抄錄下來,細細品讀。最后課外閱讀完成以后,做好總結交流工作。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所讀的書籍進行讀后感的書寫,或者做經驗分享會,把好的書籍、句子、詞語介紹給大家,讓大家共享自己得到的知識,也借此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2.4 做好階段性檢測,促進學生讀好書、好讀書。在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選擇好的素材、給學生科學的引導以外,還需要教師定期展開階段性測驗,以促進學生持續、有效地進行閱讀。通過測試結果,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的閱讀情況,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做出針對性的調整。根據結果對指導方法進行調整,以便引導學生更好地閱讀。通過階段性測驗,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正。如教師根據教材所學的內容,選擇同類課外閱讀素材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根據閱讀材料布置閱讀任務的布置,限定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的準備工作。然后再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品讀。通過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給予點評,對于好的地方不要吝嗇表揚,讓學生對于閱讀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得到愉快的體驗。對于不足之處也要給予糾正,引導他們不偏離閱讀的正確方向。同時教師對于學生對的閱讀情況和測試情況進行匯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讓他們看到自己與他人的區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階段性測試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持續得閱讀,不能給他們造成壓力,否則會適得其反。
總之,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線語文教師要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夠長期地堅持閱讀。閱讀不僅僅局限于學校的課堂教學,還要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時刻,讓學生從內心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