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慧
有人說:“教師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讓他有一對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向往美的心靈、有一雙創造美的雙手。”二十多年前,當我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走上講臺的那一刻,我就暗暗下決心:要做一個教會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思政課老師。如何讓學生改變對思政課的看法?如何讓枯燥的思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經過二十多年的堅持、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做法。
學生們認為思政課上課就是圈點批劃、考前記記背背,考試也能得高分。“要像上語文課一樣來上思政課”,這是給自己上課方式的定位。要把有意義的內容講得有意思,把有深度的內容講得有溫度。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經常和語文老師探討教學方法。并應用到思政課教學中。比如:講有關“青春生命”的內容時,我先讓學生收集描寫贊美青春生命的詩句,并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也仿寫有關青春生命的詩句來加強對內容的理解。講“自立自強”這課內容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并說明喜歡的理由。有些學生說因為旋律美而喜歡,有些學生說是歌詞美而喜歡。我要求學生用最喜歡的一句歌詞表達我們本課內容:“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真心英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那就讓我不一樣,堅持對我來說就是以剛克剛,我如果對自己妥協,如果對自己說謊,即使別人原諒我也不能原諒”(五月天的《倔強》)等,這哪是思政課課堂,簡直是勵志美句大比拼!這樣的課堂不僅讓學生改變了對傳統思政課堂的看法,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領略到思政課的語言美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
一個人對祖國的熱愛始于對山川河流土地的熱愛。我喜歡游歷祖國的山川大地,在我眼中祖國處處皆美景。每次出門我會拍攝大量圖片,以便上課讓學生欣賞。現在我會制作成美篇,寫上我自己的感受,每次回來后,我便帶著學生在我的美篇中重游一遍。前年到西北游玩,祖國西部的壯美山川對我震撼極大,旅游途中我就決定要把我的感受傳遞給我的學生:廣袤富饒的塔里木盆地、蒼涼壯美的陽關古道、悠長燦爛的河西走廊、舉世無雙的敦煌莫高窟……我都用相機、手機一一記錄下來。課前或者課后我會用十分鐘左右讓學生欣賞。同時還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在這么偏遠的地方都架的有電線和信號塔說明了什么?當你在一望無際、荒無人煙的高原上突然看到一個兵站你的感受是什么?當你看到一座座煤山一個個鹽湖你的心情如何?等等。這些都能激起學生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和對祖國建設者的崇敬。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文化是一個國家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人類文明從來都是以進步文化為基礎的。在思政課教學中,我始終把優秀文化貫穿在課堂中,讓學生領悟優秀文化的魅力。比如:在講守望精神家園這課內容時,讓學生結合歷史知識分析:為什么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古文明?學生討論后我把我的觀點加進去:秦始皇統一文字、北魏孝文帝采取漢化措施加快民族融合等這些杰出政治家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能引導學生養成多方面思考問題的習慣,培訓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從古代的“和”、“禮”、“誠信”、“民為邦本”等傳統文化講起,說明核心價值觀根植于傳統優秀文化,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同時結合當下一些文化欄目引用到我們課堂。中央電視臺的《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我會引導學生一起觀看、學習并應用到教學中。如教學生詠唱《苔》后,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請從生命的角度來分析。這樣就很好地把課外知識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把優秀文化貫穿于課堂中,不僅讓學生領悟優秀文化的美,更能激起學生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優秀文化的熱愛。
有人說:教師的教育是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思政課教師必須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思政課在初中主要學習道德與法治,思政教學必須要成為道德與法治的化身,而不能僅僅成為道德與法治的代言人。就像習總書記說的思政課老師一定要做到到政治強、情懷深、人格正。要做到這些除了加強理論學習外,一定要用行動示范,用真心育人,這樣才能觸動學生心靈起到真正教育作用。比如2018年8月我做了個大手術,術后醫生要求靜臥兩個月,但考慮到學生思政課沒有人教,并且是新改版的內容。如果等到兩個月后再去上課,勢必耽誤的太多。于是在出院第四天我便主動要求進教室上課。由于站著講課有困難,上班二十多年來我第一次坐著給學生上課,剛開始我還擔心由于身體虛弱,講課聲音小怕學生聽不見,結果學生聽說我的情況后,上課紀律出奇的好,聽講格外的認真。我想這就是人格的示范作用。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思政課堂上我經常向學生講一些正能量人物的故事,從民族英雄到革命烈士到當代楷模都會成為我上課的素材。2016 年夏天我從重慶渣滓洞回來后把我的所聽所見制作成美篇讓學生看,講到小蘿卜頭時當看到可愛的小蘿卜頭關押在陰冷潮濕的牢房時,我情緒難以抑制。很多學生也隨著我感情的起伏當堂留下了眼淚。這些都是語言的力量達不到的效果。用正能量的人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我課堂上一以貫之的做法。這有助于幫助學生塑造美的人格,同時老師的人格也不斷得到完善。
二十幾年來,我一直堅持用這種方式上思政課,很多聽過我課的老師都問過同一個問題:你講了這么多與教材無關與考試無關的內容,不浪費時間嗎?學生成績考得好嗎?我用行動告訴他們:我教的思政課不僅考的好而且讓學生終身受用。我所在的學校思政課成績一直是領頭羊。有一年中考語文考完后學生高興的蹦到我面前說:老師,你猜中了作文。原來作文題目是《我最喜愛的一首歌》。莊子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有些看起來無用的東西恰恰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如:看一本自己感興趣的閑書、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游、聽聽音樂等,這些都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無用的事。在我的課堂上這些看似與考試無關與分數無關的東西恰恰是對學生的人生最有用的。所以我要堅持。正像有一屆學生畢業時給我贈送的卡片上的寫的話:“老師,你是一個滿身都是正能量的人,每當你站在講臺上,我們能感受到你強大的氣場,強大到我們不會有一絲歪想邪念……”,感謝我的學生!我一定要用看似無用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成就學生的大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