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 包凌烽
隨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汽車走向新能源化與智能化,這導致汽車維修企業的維修工作過程發生改變,汽車維修工人的技能要求也發生改變。面對汽車維修行業的變革,中職學校汽修專業也將順應時代,在人才培養模式層面不斷調整以適應企業需求。
轉型升級是世界汽車產業的大勢所趨,德國的工業4.0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大數據和物聯網作為支撐,以德國強大的汽車制造業為前沿陣地,對汽車產業實行轉型升級,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繼進行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為順應汽車發展趨勢,提升自主品牌汽車的競爭力,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旨在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汽車走向新能源化與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的結構與傳統汽車結構有較大差異,尤其動力總成部分差異最明顯,新能源汽車的維修需要新的維修人員,傳統維修人員也面臨著再培養和在職學習。汽車的智能化發展使得汽車維修方式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傳統的機械維修減少,電控與電路的維修增加,對維修人員使用高科技檢測設備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汽車維修技術的變革,對中職汽修專業人才提出新的技能需求。
中職汽修專業作為汽修一線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體,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方向以對接企業技能人才需求。通過多元協同辦學、個性化培養、信息化教學、貫通人才培養層次、培養綠色低碳汽修技能以適應新時代汽修產業的要求。
鼓勵政府、企業、行業、學校協同辦學。政府為職業教育投入大部分資金,在宏觀層面政府出面制定政策,規定各方的義務與權益。以行業為主導,制定汽修行業標準,學校的教學圍繞汽修行業標準實施,行業標準也作為考核依據對學生進行考核。企業與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長久的校企合作應當是互利共贏的,以企業與學校的共同利益為校企合作建立的基礎。政府對校企合作進行頂層設計,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實行鼓勵制度,減免部分稅收。
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資金投入較多的教育類型,相比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過程中使用大量生產加工設備和耗材,耗費的資金量比較大。實訓設備是職業教育中投資最大的一塊,同時實訓設備也是職業教育最重要的教學載體。以中職汽修專業為例,汽修實訓設備有整車、汽車各總成臺架、汽車車身板件、汽車機電零部件、拆裝與檢測工具,種類繁多的輔助工具如舉升機、扒胎機、制冷劑回收加注設備等。設備和耗材將耗費大量的資金,迫于資金壓力學校無法快速更新設備,可以擴大學校資本來源,允許民間資本的加入,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
汽修產業的發展對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汽車技術快速更新換代,已經不可能培養精通汽車維修所有領域的人才。隨著汽車維修的專業化與專修化發展,汽車維修開始分模塊進行,汽修市場上變速器專修、空調專修、汽車電器專修、輪胎維護等企業蓬勃發展,汽修人才的培養也必須向一專多能的方向發展,中職汽修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面臨多元化的發展。中職汽修專業面對汽修市場上現有的專修化發展趨勢,制訂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以變速器維修、發動機維修、汽車電路維修、汽車保養等專修為培養目標,著重培養學生在專修領域的技能,以其余技能為輔,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以適應汽修產業的變革。
面對汽修產業中稀缺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既懂技術又懂服務的維修接待和客戶經理的培養不能采取統一的指導,根據多元智力理論,對汽修專業學生中具備言語智能的學生有成為客戶經理的潛質,應該因材施教,對學生實行個性化的專門指導。
“互聯網+汽修”使汽修產業走上信息化道路,大量互聯網企業進軍汽車維修領域,傳統汽車維修企業也通過互聯網擴大服務范圍,爭相分割汽車服務市場這塊大蛋糕,京東、途虎養車都通過互聯網發展汽車服務,通過線上銷售與線下服務的結合,搶占汽車服務市場。中職汽修專業學生畢業后將面對“互聯網+汽修”的趨勢,中職汽修教育應當提升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加強互聯網知識的學習,才能在汽車產業網絡化的過程中不被行業所淘汰。
汽修資料的電子化趨勢也對中職汽修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車技術快速更新換代,如何查找最新車型的維修資料,如何尋找學習資料進行終身學習,一切都在考驗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加強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將是中職汽修教育的發展趨勢。
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目的之一就是促進我國汽車產業走出去,以及外國先進理念與技術走進來,這是一個國際化的過程。中職汽修專業面對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的過程必須加強對學生國際化視野與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汽車業的發展過程中不被淘汰。美國、德國、日本在成熟的汽車產業背景下擁有發達的汽車維修業及相應的汽修職業教育,通過與汽修業發達國家的職業學校進行國際聯合辦學,提升我國汽修職業教育的水平,同時更新汽修理念。
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層次與學歷需要同步提升。一方面,要培養汽車技術研發人才,如發動機參數的標定人才,變速器與發動機技術研發人才等。另一方面要培養汽修高技能人才,如汽車復雜故障的診斷維修人才,汽車電控系統的維修人才。在人才的技能培養的基礎上要注重職業觀與人生觀培養。以上對人才的要求單純依靠中職教育的培養并不能完全實現,因此需要建立縱橫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
中職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橫向貫通,通過中職課程與普通高中教育課程的融合,不單純教授專業知識,同時加入數理化等基礎知識,為學生的繼續深造做準備。在汽車電路、電控系統、電控單元等部件的維修中,由于需要維修人員具備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單片機等知識,因此要求中職教育在縱向上建立銜接體系。中職學生通過升學進入高職、本科等更高層次的教育,提升學歷層次,為不斷提高維修技能做準備。同時在汽車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不被淘汰,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在汽車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廢棄物,汽車后期的保養和維修中也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對環境造成污染。為了改善汽車維修中對環境的污染,需要采用綠色化的汽車維護流程,使用水性油漆,改善汽車對環境的污染,這也對汽車服務人才提出新的技能要求。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是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工作。當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匱乏,高技能人才更少。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也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廣道路上的絆腳石。目前新能源汽車人才主要來自高校的車輛工程專業所培養的新能源汽車方向人才,這些研究型人才主要為汽車制造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研發部門所用,中職學校所培養的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相對較少,企業中新能源汽車的服務人員主要以傳統汽車服務人才的再培訓為主。隨著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逐步增加,必然會對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產生大量的需求。同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高的一、二線城市的職業學校應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