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西藏日喀則市拉孜高級中學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隨著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進步,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革創新中,這些趨勢都為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新課改趨勢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顯得更為重要,這不僅可以促進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發展,也可以提高專家學者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研究的積極性。
在高中教學活動中,每個科目的教學課時都是有限的,因而如何發揮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要求能夠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程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如在高一語文教材中現代詩歌的學習中,教師利用一個課時對戴望舒、徐志摩等詩人的生平進行簡介,讓學生了解詩人是在什么環境下寫下這些詩歌的。之后利用兩個課時讓學生分組進行詩歌朗誦比賽,由學生組成評價組展開評價,由此讓學生能夠在課后對詩歌的情感和內涵自主進行了解和掌握。最后由教師再展開對詩歌的深入剖析,由此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認識。
由上文可知,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當前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僅需要依靠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求能夠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一是要求能夠提升高中語文教師的個人素養,保證自己的語文專業知識能夠滿足當前高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如教師能夠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在把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當代的相關文學知識進行學習,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讓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良好;二是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能夠學習和掌握新時期下的課堂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新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如在高中名著學習中,能夠利用多媒體,放百家講壇給學生看,讓學生能夠共同參與到四大名著的深入解讀中,從而達到提升語文課堂效率的作用。
以往陳舊傳統的語文教學是封閉的,是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它好比籠中之鳥,盡管有著美麗的羽毛、美妙的歌喉,卻難以施展,若要籠中之鳥施展才能,就要打破牢籠,放飛鳥兒,讓它自由自在的飛翔,飛向廣闊的天空。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目標的設計都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制定好,再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逐一完成,教學中存在強迫感,學生不樂于接受,還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學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好學生不愿學,后進學生不在學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頭腦中形成了許多條條框框,從而阻礙了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在大力提倡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教師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設計教學目標,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充分體現了時代發展的特征,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了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精神,體現了教學目標設計的多元性、實踐性和個體性的特征。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為了應付高考,對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讓學生在題海大戰中筋疲力盡,完全領悟不到學習語文的快樂。今天的新課程不一樣了。新課程將語文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系列,學生完成了必修課的內容以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偏好,選擇所喜歡的學科。這樣有針對性的選擇,是很利于因材施教的。所以,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喜好和特長,指引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模塊進行學習,這樣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愛讀書、勤讀書的學習習慣。讀詩書,識禮儀。在閱讀的過程中,應讓學生深層次地解讀文本,與文本對話,從文本上有所感悟,有所創新,學生的課余知識豐富了,自身的品味和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新課程改革,舊的評價方式已經不符合新課程的標準了,在新的評價方式下,我們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改變那種分數論定制。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的評價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課堂學習品質、課外自學。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對必修課的評價參照課程標準執行,對選修課的評價,可用開卷筆試,也可用小論文測試,還可以用口試方式等進行評價。可以多采用鼓勵的方法,找出學生作文的優點,進行鼓勵,或者找學生來交流,找出不足之處,使之改進,偶爾也可以讓學生互評,再者就是讓學生自己“出書”,將學生修改好的作文,編輯成冊,全班閱讀交流,效果應該是很好的。
總之,語文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對新課程,我們既不能有懼怕思想,害怕自己不能適應,被新課改淘汰,也不能跟著感覺走,人云亦云,別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更不能認為新課改與己無關,墨守成規,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