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錦
(福建省漳州龍文中學 福建 漳州 363005)
微課是當今信息化高速發展下的產物,它可以是視頻或者音頻,是根據不同的知識點設計的符合教師教學習慣和學生學習習慣,所使用的微型視頻或者音頻,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究其本質,微課都是根據某一個知識點設計出來的一小段教學視頻。雖然內容不多,但是視頻信息特別豐富、容量較小,所以更便于傳播,特別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當然也更便于學生在學習時使用。在此情況下,教師開展高中數學的教學壓力有所緩解,學生學習該學科知識的壓力也因此大大降低。本文在此以人教版高中數學為例,對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如何更好的運用微課這一新型教學工具進行探析。
以往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教師并未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僅僅學會了一些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運用時的能力卻非常差[1]。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地位發生了極大的變革。在此情況下,教師并非一味的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更加重視方法與技能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學習,有自己的學習習慣與方法。通過運用微課開展高中數學教學,不僅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學生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方便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教師的教學效率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比如在學習向量知識時,由于向量和立體幾何具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因此該部分內容非常重要。為促使學生對向量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為其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提前開展該知識的教學活動,在視頻中進行數學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可以把向量的定義和運算法則等方面的內容,集中的呈現給學生,不斷深化學生對該方面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在對向量知識進行學習時,要求學生自主探索該知識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方法等,促使學生學實現數學知識的融合學習,不斷提升其數學素養。從課前的預習,了解新知,到課堂的學習理解新知,再到課后的深度學習的開展,反思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微課的方式讓知識的學習成為系統化,整體化,從而能提高學習效率。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開展微課教學時,可以運用非常簡短的內容,帶動非常多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促使該學科教學效率不斷提升。對于教師而言,要正確認識在高中數學教學時,微課所具有的地位,可以將其視為教學方式的創新,但是不能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也不能代替教師作用的發揮。因此,要求教師辯證的看待微課在教學方面的價值,合理的進行運用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學生在復習高中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引導,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自己認為的學習難點記錄下來提交給教師。而對于每一個學生的逐一輔導,時間上也不充裕,而微課則不同,微課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實現針對性地復習,教師可以對班級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總結,進而制作出質量更高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構建起高中數學知識完整的框架,進而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對其中的重難點,易錯點集中學習,以此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水平實現了快速的提升,也為高中數學教學應用微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2]。對于微課本身而言,其屬于視頻教學資源,對于數學學科知識的拓展與延伸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借助微課開展數學教學時,要求教師要充分結合數學學科特征,充分挖掘微課教學的優勢,促使數學教學效率不斷提升。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知識時,為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認識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與正負角等知識,教師可以就重點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要求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在視頻中,教師可以對高中三角函數知識的特征進行介紹,促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數學知識,掌握函數的特點與性質,掌握其中的原理所在,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訴,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這樣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將會對未來的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對于高中數學教師來說,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守舊,要積極努力尋找新的教學方式,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然后根據高中數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以及單個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接受能力等,利用現代化、信息化的教學技術,將數學課堂打造成一個極具趣味和引導力的學習空間,從而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不斷增加,而這對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