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河北省遷安市第三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小學體育是培養小學生意志力和健康體魄的主要課程,對學生的體育專業學習和身體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社會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全面的知識和能力,還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體育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體育課程應落實“健康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體育學習能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轉變體育教學的方式,善于組織實用性強、容易操作的體育訓練,深入挖掘體育教學資源,激發小學生的運動欲望,為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且興趣很廣,小學體育教師應遵循小學生的個性特質,精心策劃體育課堂主題活動,鼓勵小學生參與到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中,培養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比如講科學出版社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為了讓小學生擁有比較寬松的活動平臺,體驗到體育活動的興趣,除了集體練習以外,體育教師設計了多樣化的主題活動,“小青蛙捉害蟲”、“小白兔運蘿卜”等,將活動貫穿于課堂的始終,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在集體中的作用。小學生被體育主題活動吸引,參與熱情非常高,實現了“在活動中訓練,在訓練中學習感知”的目標。再比如講科學出版社小學體育《快速跑》,教師可策劃“我的報紙不著地”、“傳接球比賽”等,指導小學生正確的跑步動作,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培養小學生拼爭意識和善于合作的精神。興趣是提升小學生體育素養的關鍵,體育教師要通過主題活動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創新小學體育課堂。
在小學校園組織大課間戶外活動符合新教育觀的教育特色,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體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應該結合辦學實際,努力營造朝氣蓬勃的校園氣氛,讓小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首先,可開展自編操匯演,展現學生自己的體育個性。小學生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利用體育課和課間進行練習,然后再統一匯演,使小學生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培養小學生的大局意識和集體觀念。其次,可開展課間力量對抗性比賽、花樣跳繩技巧性比賽、球類積分賽等活動,鍛煉小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和團結協作意識,展現團隊的風采,增強學生的內聚力,得到身心的放松。再次,可開展課間創意活動,根據小學生的需求和愛好,創編健身操、武術操、網球操、足球操等,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是學校校風、校貌以及學生風采的展示窗口,實施過程中應注重與體育課程改革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育人機制。
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師應秉承“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原則,積極組織小學生成立體育活動興趣小組,豐富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擁有優秀的心理品質及體育品格。體育教師要讓小學生充分接觸到各項運動,使每個興趣小組的活動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可以成立足球興趣小組,培養小學生的足球興趣,形成校園足球文化,為國家培養足球人才。體育教師為足球小組的成員講述足球發展歷史、足球訓練的基本技巧、足球理論知識等,在足球訓練中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同時培植了團隊精神;還可以成立武術興趣小組,讓小學生深入的了解武術,增加小學生的課外知識。體育教師加強對小組成員武術基本功的指導,提高小學生動作準確性和柔韌性,還要定期組織武術比賽,更好的延續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可以成立校外體育興趣小組,如校外乒乓球、羽毛球興趣小組,有興趣有能力的小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練習和比賽等,推動校園乒乓球、羽毛球文化的穩定發展。
為發展小學生綜合素養,凸顯校園體育活動的規范、有序,為校園體育增添新彩,小學應定期開展體育趣味運動化,鼓勵全體小學生都參與進來,促進學生綜合體育素養的發展。趣味運動會的形式多樣,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如集體袋鼠跳,學生將袋子套在自己腳上,雙手拉住袋子往前跳,到目的地和同伴近身貼胸,以后動作重復,最終看哪個組用時最少,用時最少的組別獲勝;吹乒乓球,將乒乓球放到盛滿水的水杯中,用嘴將乒乓球吹到挨著的水杯中,確保乒乓球不能掉落;親子運水接力,一名學生和一名家長手拉手,并且每人拿一個杯子,依此將水桶內的水運到對面水桶,用時短且水量多的隊伍獲勝等等。這些項目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體育素質,提高了身體機能,促進了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小學生在比賽中彰顯了個性,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能夠以健康的身體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總而言之,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素養是小學體育教師的重任,在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尊重小學生的體育選擇方向,善于營造體育運動氛圍和組織體育主題活動,讓小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為小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增強體育運動意識,形成體育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