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
(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實驗小學 遼寧 本溪 117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在教育中班主任要做好指導工作,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目標,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但是在研究中發現,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現階段的小學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所以班主任要做好調整工作,確保師生關系的和諧性。
1.1 崗位接納度的影響。在小學教育發展中,許多教師并不喜歡承擔班主任一職,但是受到上級命令的影響,卻又不得不擔任班主任一職。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并不高,所以也就難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質量。其次,一些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采取了敷衍了事的工作態度,更多的是采取了形式化的管理方法,并沒有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采取有效的教育指導措施,最終也就使得師生關系并不和諧。最后,從班主任的工作上來說,由于需要接受較大的工作壓力,但是學校方面卻并沒有從班主任的實際工作情況提供優待政策,也沒有對其薪資待遇等進行調整,最終也就使得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受到了影響[1]。
1.2 管理觀念的不足。從班級管理上來說,由于一些班主任認為只有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才算是班級管理,所以在教育中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教學上,并沒有對班級情況進行分析,也沒有采取有效的綜合管理方法。所以在這一背景下,要從提升學生知識能力與素養上入手,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學生知識能力與素養的基礎上來關注學生的發展。其次,如果單純依靠學生的成績高低來評價學生不僅會限制學生的發展,同時也會讓一些學生產生出負面的情緒。加之一些班主任將重點放在了優等生上,所以使得學困生對班主任產生出了厭煩的心理,最終也就使得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過于緊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
2.1 保證觀念的準確性。班主任在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時,要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上入手,堅持以平等的態度來面對學生,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通過綜合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來關注學生的健康發展,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要從新型師生觀念上入手,營造出和諧的師生關系,展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只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所以班主任要從全體學生的角度上出發,積極開展學生自主管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要求班主任要從現代化教育手段上出發,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原有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滿足學生的健康發展需求。在這種教學方法下,不僅可以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同時也可以提高班主任工作效果[2]。
2.2 塑造班主任形象。在小學班級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想要落實班級管理制度,要先考慮學生的特點,在利用學生向心性的基礎上來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還要堅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在樹立起正確教師形象的基礎上來做好學生的教育指導。在班級管理中也要從提升自身修養上來進行教育,如可以組織開展交流學習會等,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最后,要做好先進知識的學習工作,通過引進最新的管理手段與飯太過分,以此來實現對管理的優化與創新。班主任只有掌握科學的教育指導方法,才能更好的開展學生教育管理,才能釋放工作中的壓力,從而實現自我控制的目標。
2.3 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小學階段中學生的自我意識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在面對事物時其認知與思維能力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從而出現了難以運用語言來闡述自己內心想法的現象。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及時設計出有效的互動游戲,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通過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看法,從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班主任要及時對學生的思想變化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做好安排工作,提高師生互動的針對性。為了能夠更好的溝通與交流,要分析好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關注學生興趣發展的基礎上來實現因材施教的目標。只有科學的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3]。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上入手,采取有效的教育指導方法,幫助學生消除與班主任的隔閡,這樣才能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促使學生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從而實現能力與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