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娟桂
(廣西南寧市江南區江西中學 廣西 南寧 530047)
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討的有效形式之一,對于發揮教師的團隊精神,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教師集體備課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師一起,就教授的同樣課程,各自發表自己的對課程的見解。集體備課首先立足于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在充分了解課程標準和熟悉教材的前提下,一起討論教學方法,找到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和要攻克的重難點,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儲備能量。因此,集體備課既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師個人研究勢單力薄的情況,也可以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下面本人就我單位數學組的集體備課的做法及個人的一些想法交流如下,希望可以與大家共同探討。
要真正做好集體備課,使集體備課有水平、上臺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校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已經很多年,雖然研究之時有困難,最后也有幾點收獲;實踐中,我認識到,集體備課既是一種教學管理活動,也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既需管理層的合理引導,更需教師們的積極配合。這樣集體備課才能更加順利的完成,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按年級將數學教研組分為三個備課組,由各小組備課組長負責本小組的工作,每周五上午第二節是數學集備時間。集備課前,每位老師要先做好準備,把數學這門課程吃透,把略案以及授課思路準備好,了解這堂課要怎么講,講什么,有哪些疑難點。這樣才能在集備課時,發表我們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見,一起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
集體備課時首先由主備教師采取說課的形式,分析下一周授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疑點、課時劃分及每課時的課型,闡述教法,直述教學程序,分析教學效果。在集備課時,我們嚴格的執行“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重點跟蹤→課后交流→反思復備”的基本程序進行。在集備時,除主備教師做主題發言外,其他教師也要積極參與,闡述自己的教學設想,經過“爭鳴”,形成有較高質量的實施教案。此外,我們也可根據自身想法融入不同風格,提出有獨特性和創造性的方案,把教學設計做得靈活有效。
例如在集備“平面圖形的旋轉”這一節時,我們組的主備人就是先先準備教案,然后借助教學參考書和網絡資源查閱這節有關的知識點,準確詳細的掌握“平面圖形的旋轉”的原理和定理,并找到了解決“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以及用旋轉解釋圖形的形成過程”的突破口,然后初步設計出本節課的教學方案,以便在集體研討時有章有序,我們另外的教師就要在書上圈一圈、劃一劃、寫一寫,列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其他教師輪流發言補充,進行研究和修改,以便在集備時能探討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認為集體備課有以下幾點好處:
第一,集備課集多位老師的知識和經驗于一體,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面對新課程,如何深入的理解新課程,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僅靠自身奮戰顯然是不可取的。集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知識的碰撞,有助于教師順利而有效地解決課本中的授課難題,促進本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有利于教師的揚長避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新教師快速地成長。“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能幫助新同事,使新同事在工作中少走彎路,盡快成長起來。第三,促進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營造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
第四,能較好的落實課改要求,是轉變學習方式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而這變化僅靠個人的努力,有時顯然是困難的。所以專家引領、同伴幫助、個人鉆研的三結合,自然地成了廣大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專業發展之路,集備課正體現了這種三結合。
總之,集體備課是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上課前的有力武器。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備課時,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可以在教法等方面吸取營養,充實自己。因此集體備課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集體備課活動中的資源,也是我們教學中的一盞明燈,燈明亮些,我們的思路就會更敏捷,教學工作也能更得心應手,目標也能更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