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促進馬頭琴教學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文章從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必要性入手,對其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在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策略,旨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馬頭琴教學;音樂興趣;必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5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46
一、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必要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對于物質上的追求力度越來越小,人們更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音樂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其不僅能夠讓人們在聆聽中釋放壓力、陶冶情操,還有利于幫助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這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共鳴箱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頭。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是蒙古族的代表樂器之一。它的聲音圓潤,低回婉轉,音量較弱,初演奏時音色不易控制。正是由于馬頭琴這種樂器的特殊性,所以如果想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該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雖然很多學生都喜歡聽音樂,并且有聽音樂的習慣,閑暇時也喜歡到KTV唱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對音樂具有真正的學習興趣。
在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僅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主動性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深化音樂教育價值和教學意義的基本條件。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推動素質教育可以選擇以音樂教學為媒介,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非藝術生來說,他們往往認為學習馬頭琴就是浪費時間,遠遠沒有學習文化知識有用,這也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馬頭琴。即使是對于一些藝術生而言,因為馬頭琴的應用并不廣泛,人們對這種樂器的認知度比較低,所以學生會感覺付出與收獲并不成正比。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不但能夠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去學習馬頭琴,同時還可以降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依賴性,把學習知識的過程放到課下自主進行。
二、在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策略
在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僅是激發學生學習馬頭琴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強有力的保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同樣需要講究方法和策略,從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及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等方面入手,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對馬頭琴教學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一)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馬頭琴是一種相對“冷門”的樂器,所以學生對其缺乏必要的認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留心,讓學生在認識到馬頭琴優勢的同時,掌握其精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中選擇一些比較優質的教學資源,并且制成相應的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馬頭琴的應用范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讓他們看到學習馬頭琴的價值和意義。當前,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將一些涉及馬頭琴演奏的音樂作為教學素材讓學生進行鑒賞,讓學生感受到馬頭琴的魅力所在。
(二)改革教學方式
傳統的馬頭琴教學方式主要是以“灌輸式”教育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學生對馬頭琴這種民族樂器比較陌生,所以他們在學習馬頭琴時不僅會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學習效果很不理想。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改革教學方式,通過引導、激勵等手段來培養學生學習馬頭琴的信心,重視對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培養。為此,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馬頭琴音樂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音樂環境中感受馬頭琴帶來的聽覺盛宴,同時還可以讓他們通過多媒體感受那些馬頭琴演奏大師激情澎湃的演奏熱情,引起學生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共鳴,從而對馬頭琴學習產生興趣。
(三)提高教師對馬頭琴教學的能力
馬頭琴教學對于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教師想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須要善于交流,不僅要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他們對于教學過程的看法,還要與其他教師加強交流,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以提高對馬頭琴教學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馬頭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僅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音樂教育價值和教學意義的基本條件,它對于推動素質教育發展,提高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敖日格樂.馬頭琴實踐教學體系與實踐教學內容改革探析[J].黃河之聲,2016(2).
[2]胡紅蕾.激發興趣,成就魅力課堂——談音樂欣賞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J].北方音樂,2018(22).
[3]石艷超.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5).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張明(1984.8— ),女,漢族,山東黃縣人,小學二級,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