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會計成本資產是企業經營水平和規模的重要體現,是衡量企業實力的重要指標,對于企業的各項工作開展來說也是基礎和前提。強化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是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的關鍵,新會計制度中對于會計成本的規定有一定的變化,需要把握好這種變化,才能促進企業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重要性
成本核算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經濟體制改革和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雙重影響下,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遭到了劇烈沖擊,傳統的管理理念中對成本核算的長期忽視,導致了企業運行的諸多問題,在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下,企業要充分地認識到成本核算工作對企業長遠發展的現實意義,加強成本核算工作的建設,充分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流程,結合企業發展情況,通過客觀的分析和評估,一針見血地指出現階段企業運行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針對性解決。
1、新財務會計制度下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改革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
在新財務會計制度下企業改革成本核算體系,不但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經濟發展需求,還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現代化建設。因此利用新財務會計制度進一步做好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改革工作,將現有的相關經濟政策加以落實,才能最大程度地優化企業當前的內部結構,提高企業對整體資源的整合能力與利用能力,確保企業以資源價值最大化的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最終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
1.2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因為企業屬于盈利性單位,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改革與深化的過程中,不同的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進一步加強。要擺脫各種競爭壓力,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企業必須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從完善成本核算體系構建工作開始,確保企業資金、資源等得到最大化價值的利用,避免出現浪費的情況,最終降低企業的發展成本。
2、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優化措施
2.1進一步完善專業監督機制
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我國有關部門非常的重視,并針對此成立了專門的監督部門,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監督機制,對財務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包括稅務監督、工商監督、價格監督、財政監督等各個方面。這些方面的監督行為,對于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有非常好的治理效果。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隨著我國競爭市場的發展越發迅速,部分企業以及個人會受到利益的影響,會計信息失真的手段也層出不窮,促使很多監督行為,無法有效的落實到實處。針對此種情況,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對監督的職責進行明確,一定要做到分工合理,責任到人,對監督職責進行量化,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在現實的工作中,很多監督部門在面對,對自由有利益的事件時,爭搶著去監督,但是如果出現了非常棘手的事件,紛紛退縮,互相推諉,監督機構也會采取回避的策略。這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企業的財務報表、賬務憑據等被反復的檢查,但是最為基礎的舞弊信息都查不出來。2.監督機構自身的綜合素養,是保證監督行為落實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要建立一支道德水平高、專業技術強、基礎知識扎實、監督技術先進的監督隊伍。也可從一些發達國家吸取經驗,學習一些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檢查手段,保證檢查的水平。3.制定相關聯的監督制度,對一些違法違紀的現象進行約束,保證監督的專業化、標準化,提高會計信息監督的效率。
2.2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
在日常的審計過程中,主要有三種審計類型,即政府審計、民間審計、內部審計,這三種審計各自有不同的分工,從各個層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三種不同層面的審計監督手段,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主義監督體制。細致分析來說,審計監督最為主要的特點,就是監督的主體具有獨立性,這就會促使審計的結果也具有客觀性、公平性等特點。所以,盡管政府審計、民間審計、內部審計的監督目標具有相同點,但是存在較大的差別。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在落實審計行為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審計對象進行再次的監督。實際上,很多監督部門的自身,也存在貪污受賄、違法亂紀等行為,甚至監督部門的一些人員會與企業進行勾結,共同進行會計舞弊。所以本文研究認為,審計的機構重視對涉及部門自身的監督是非常有必要的。
2.3強化新會計制度學習,提升制度執行效果
針對新會計制度,相關企業要積極組織會計部門負責人認真學習,弄清固定資產的界定、分類、計價等問題,記好“企業公物登記賬”“企業固定資產臺賬”和“企業固定資產明細賬”,摸清自己的家底,使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規范、到位。在培訓中要詳細演示公物登記賬、固定資產臺賬、固定資產明細賬的記賬方法。通過培訓,提高企業會計管理固定資產的水平,為今后的固定資產的規范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培訓要把握重點內容,例如,詳細講解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業務的操作規則,并現場演示具體的操作過程,指導和幫助各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中規范和熟練掌握計提折舊業務。旨在進一步提高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切實做好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企業資產核算工作。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各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業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意識,為企業固定資產報告編報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4建設企業成本核算體系
工商管理部門應加快企業成本核算的實施細則的制定和發布,在對企業成本核算提出要求和規范的同時,提供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實際操作指南,然企業根據國家統一的成本核算規定開展成本核算工作。企業應加快成本核算體系的建設,將科室和編碼設置為同一級,按企業職能部門實際情況確定細分成本核算單元;輔助單元、行政后勤類科室,將部門作為成本核算單元,根據核算單元進行核算,單獨計量、歸集各項費用。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設置成本核算單元、核算編碼,按照統一性、重要性原則具體劃分成本核算單元,根據核算單元核算收入和成本,將數據正確導入成本核算系統。
2.5加強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設
企業成本核算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各部門,數據的采集、分配所需要的數據非常大,在大量的數據面前,如果單靠手工來進行操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故需一個健全的信息系統來支撐。首先,應完善基礎的企業HIS系統,逐一核對收入、費用的歸類,開單與處置部門的聯系等,保證基礎數據的準確無誤;其次,應保證企業各類軟件中科室、費用、收入的信息與HIS系統保持一致、名稱一致,保證數據能相互匹配;最后,完善各系統(軟件)間的數據傳遞工作,實現數據轉換之間的系統化,避免手工操作。
3、結束語
總之,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的工作特點,在新形勢新會計制度下,現代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工作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對此,企業要盡快學習新的會計制度,要盡快建立健全會計成本核算相關制度,通過人才引進,培訓,自主學習等多種途徑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責任意識。把握政策變化,切實做好應對工作,促進會計成本核算的有效性提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企業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創新會計成本核算方式,提高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嵐.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7(14).
[2]邱小英.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8).
[3]宿明俊.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8).
[4]曹陽生.關于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研究[J].納稅,2018(32).
作者簡介:付志國,山東菏澤牡丹區人,漢族,學歷:本科,職稱: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制度的建立,成本核算流程的制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