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忠 王志平
【摘 要】最近幾年時間里,我國產業不斷升級、經濟發展模式逐漸進行了轉變,綠色供應鏈管理概念越來越受到社會各行各業的廣泛重視,并且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當前,綠色供應鏈管理在電力企業當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綠色意識理念貫徹不深入,綠色原材料使用不充分,綠色技術手段運用不完善。因此,針對具體問題,本文提出了宣貫綠色采購意識,培養綠色員工,篩選綠色供應商,探索綠色生產,施行綠色運輸,推廣綠色倉儲,加強廢舊物資管理,建立綠色預警,暢通綠色反饋渠道等方面分析了電力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要點,力求進一步提升電力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電力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要點
近年來,綠色供應鏈管理理論不斷發展,其帶來的巨大社會效益已逐漸被廣大電力企業所接受。作為綠色制造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供應鏈管理不但可以成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助推器,還可以成為電力企業轉變傳統粗獷發展模式的關鍵方法之一[1]。綠色采購是指電力分公司(電力服務中心)采購過程的實施是以全面評估原材料在獲取過程中可能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為前提而構建的綠色管理理念,是一種既能滿足自身生產經營需要又能保護綠水青山的雙贏舉措[2]。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要求,物資供應從業人員應當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講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何推行綠色供應管理模式,相信隨著物流、信息、區塊鏈、工程等技術的日益進步,綠色供應鏈管理手段將更加豐富,其效率也將大幅提升。
一、電力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人員結構老齡化,思想觀念守舊,不能與時俱進,缺乏綠色低碳意識。
第二,供應商會優先考慮從成本優勢出發,從而忽視對綠色原材料的運用,缺乏綠色長遠眼光。
第三,綠色理念尚且不能全面融入到物資儲運、回收、反饋等環節,缺乏綠色技術手段。
二、電力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要點
(一)宣貫綠色采購意識,培養綠色員工
第一,綠色核心產品管理是指企業給消費者和社會的價值和利益。除了給消費者和社會的價值和利益外還要把承擔社會責任。企業把原來社會責任外部化轉為內部化,減少該產品在生產消費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壓力。
第二,綠色形式產品管理是指通過改進措施提高產品質量和綠色化程度。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使產品能適應節約需求;提高資源效率使單位耗費能源大大減少;提高產品的壽命使產品使用價值時間延遲;盡量使產品具有重復使用性能和可循環再生性能。
第三,培養員工綠色意識是指企業在綠色化過程中培養員工綠色意識,使他們在生產和經營中自覺采用先進技術減少資源浪費和使用,降低單位水電紙張的耗費。
第四,關注員工的人身安全是指在特殊的工作環境里為工人配備專用檢查儀,定期組織員工體檢關注員工的健康狀況。通過設置意見箱和建立定期見面制度保證了員工與管理層的溝通渠道暢通。
(二)篩選綠色供應商,探索綠色生產
第一,綠色供應商。在綠色采購環境下對供應商的選擇除了傳統供應鏈環境下供應商的衡量標準以外,還要考慮供應商的環境表現,而環境表現本身就包含了多個標準因此綠色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可以說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物資(配送)管理中心物資供應管理部門必須綜合考慮電力分公司的生產需要、經濟效益和環境目標,在為數眾多的衡量指標之間進行權衡;在對待環境管理問題上同樣也要把供應商納入本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供應商往往因為企業規模小,技術資金人力有限,無法開發出有效的環境管理手段,因此是供應鏈中環境管理薄弱的環節。
第二,綠色生產。通過改進技術,實行清潔生產方式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欲達到這種生產模式,就必須從原料開采到產品報廢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對材料的回收、利用、處理等全部過程進行考慮。在材料選擇時要詳細考慮到產品報廢時的材料回收重用及處理之類的問題。在綠色生產模式中這些問題可通過特定的工藝手段和技術措施對整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逐一安排解決。比如在零件的設計和制造中標注出它們材料類型和回收方式的代碼,便于成組歸類處理,實施科學管理,做到有效地利用資源。同時制定生產標準,加強生產環境管理。在ISO9000標準基礎上依據ISO14001標準要求,在調查和評估基礎上建立既適應國內外環境管理要求又符合本公司特點的生產和環境管理體系。
(三)施行綠色運輸,推廣綠色倉儲
綠色運輸與倉儲是指企業在物流過程中引入環境標準,抑制物流環節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減少資源的消耗,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企業運用綠色物流的全新理念,對運輸、裝卸、保管、存放管理過程制訂出相應的綠色標準,加大對綠色物流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如對運輸規劃進行研究,積極開發和試驗綠色包裝材料等。物資(配送)管理中心物資供應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合理地安排企業的內向物流來提高運輸工具的裝載率,減少運輸過程中帶來的環境影響,在選用運輸工具時盡量首先考慮環境影響小的運輸工具,從經濟性和環境保護兩個角度來選擇適當的運輸方式。
(四)建立綠色預警,暢通信息反饋渠道
企業應盡快建立在國內外綠色技術壁壘預警機制,加強對國際環保認證標準研究,通過各種途徑及時收集國外涉及產品的綠色技術規范、標準、合格評定程序以及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建立綠色壁壘信息中心的數據庫,并及時將有關信息反饋給成本企業有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使企業及時做好防范措施,突破國內外的綠色技術壁壘。總之,每個企業要結合自己情況制訂適合自己的經營策略,才能取得競爭優勢。
(五)加強廢舊物資管理
完善廢舊物資成品庫,強化專、兼職管理人員責任心,對回收廢舊物資及時入庫,統一存放,進行挑選、分類、計量、登記,完善收、發、存明細賬,做好專項工程、改造、維修項目廢舊物資的回收。在項目開工前由施工管理部門提供廢舊物資回收計劃,三方簽字確認,所在區電公司為第一管理責任者,施工管理部門是監督管理責任者,尤其避免盛裝變壓器油、自噴漆涂料、化學劑等在使用完后,所產生的廢棄包裝物可能造成的擴散、滲漏給環境所帶來的二次污染,甚至可以考慮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讓供應商承擔部分包裝物的回收工作,減少包裝廢棄物的被動產生。物資供應部門應當協同紀檢監察部門將廢舊物資的監督管理的責任落到實處。
三、結論
近年來,綠色供應鏈管理理論不斷發展,其帶來的巨大社會效益已逐漸被廣大電力企業所接受。作為綠色制造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供應鏈管理不但可以成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助推器,還可以成為電力企業轉變傳統粗獷發展模式的關鍵方法之一。相信隨著物流、信息、區塊鏈、工程等技術的日益進步,綠色供應鏈管理手段將更加豐富,其效率也將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能民,孫林巖,汪應洛.基于綠色制造的供應鏈管理[J] .中國機械工程,2015,13(23):2016 - 2018.
[2]汪應洛,楊彤.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研究進展及趨勢[J],2017,02(21):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