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妥
[摘 要]伴隨著國內經濟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我國的國力以及科技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在整體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國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處在貧困線以下,雖然國家以及政府的相關部門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資源,但是取得的效果差強人意。而科技扶貧作為扶貧工開發的有效方式,不但有效地解決了所在地區的溫飽問題,而且還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文中通過對科技扶貧的研究,運用創新的視角將農業企業的成長和科技扶貧進行全面融合,并針對當前國內科技扶貧的現狀進行了簡要論述,并給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議,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科技扶貧;農業企業成長;關系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至今,雖然經歷了各種阻力與挑戰,但是在我黨以及各地區政府的帶領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墒窃谥袊洕l展的背后,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變得越來越大,社會矛盾也變得越來越激烈,社會內部的仇富心態嚴重,這對于社會安定、和諧地發展造成極大的隱患。為了能夠確保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就必須要運用大局觀的思維模式,從根本上排解貧困地區廣大群眾的生活以及就業問題,這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要想徹底地解決貧困問題,就必須要運用科技的力量來克服扶貧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扶貧開發戰略至今,國內的部分貧困地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重要的助力。那么在新時期的大環境下,如何通過科技扶貧來實現農業企業的成長,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1 科技扶貧的基本理論
1.1 科技扶貧的定義
科技扶貧作為國科委于1986年在我國農村大力推行的反貧困戰略,是實現國內脫貧的重要基礎??萍济撠毜暮诵沫h節就是運用先進的科技來改變貧困地區的經濟模式,在提高農民文化素養的同時,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生產效率。相比較于其他扶貧模式,科技扶貧主要是針對農業、科研以及教育三方融合的方式,向貧困地區輸出大量科技與管理類型的人才,同時做好相應的網絡以及各類基礎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則是加大專業人才培訓力度,在推廣科學精神的同時強化農民綜合素養。
1.2 科技扶貧的特點
(1)對于相關從業人員的要求高,而且還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來構建相應的基礎設施,以此來實現脫貧的目的。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將先進技術輸入到農村,并做好相應的科普與教育宣傳。(2)對于農業科技的要求較為嚴格。科學技術在廣泛運用之后,貧困地區的人口長期處在貧困環境當中。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貧困地區地理環境以及人文社會較為落后,缺少使用科技術的條件,而且沒有辦法分享并發揮出科技帶來的成果。
2 農業企業的基本理論
2.1 農業企業的定義
關于農業企業的定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描述形式。在國家的初期農業發展緩慢,對于農業企業的界定也較為單一化,而隨著農業范圍的擴大(例如說農業、林業、牧業、副業以及漁業等),新時期的農業還融入了多元化的工業、商業以及建筑、服務類等行業。國科院的教授胡鞍鋼認為農業企業主要由三個類別構成:(1)農產品生產企業;(2)農產品加工企業;(3)農產品流通企業,但依據現如今的情況來看,有些農業企業本身就具備這三個特點。
2.2 農業企業的基本特征
(1)由于農業企業本身的原因,自然資源對其具有較大的影響,導致農業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風險。農業企業的經營主要負責農產品的加工、生產以及流通程售后服務,主要的生產對象是動植物。因此,企業會因為自然資源的不穩定性(土地資源不足、產品周期性以及地域性等),使得企業具有較高的風險性。(2)農業企業是以社會生產為基本單位。這種模式既可以是某個家庭,也可以是多個家庭聯合而成,還可以通過法人企業的形式存在,因此,農業企業在經營形式上具有較為明顯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3 科技扶貧與農業企業成長關系研究
3.1 科技扶貧有助于農業企業發展的模式創新
農業企業的成長必須要以一定規模的農業生產規模,并能夠提供一定量產品的前提下進行的,所以在進行農業生產時,明顯具備先天的依賴性,這也使得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與土地資源、勞動力進行關聯,尤其是在生產條件差、物質資源不足的貧困地區。而通過科學技術扶貧活動的落實,在給農業企業帶來大量資金以及科學技術的同時,還能夠幫助當前的農業發展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將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引入到農業企業當中,不但能夠強化農業企業的資源利用率,還能夠運用最低的成本來制造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各類農產品。除此之外,農業企業在調整科技使用模式的同時,還能夠將農業企業傳統的生產模式引入到以科技為基礎的良性發展方向當中,這對于實現農業科技化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3.2 科技扶貧對于配置農業企業發展要素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企業在貧困地區發展過程當中,只能夠依靠有限的特色農產品在一些細分的市場中取得一定的經營價值。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如果只是沿用著傳統的老套經營理念,是不能夠將農業企業的優勢全面性地發揮出來,而且對于市 場競爭是極為不利的。因為歷史以及地域等方面的原因,貧困地區的農業企業所能夠使用的資源較為有限,并不能夠長期地為農業企業成長與發展提供重要助力。而將科技扶貧活動引入到其中,不但能夠對現有的生產要素進行全面性優化,還能夠為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助力。(1)農業企業發展必須要借助農業科技的力量。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作用也越來越大??茖W技術作為農業企業的核心組成,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提供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而且還能夠幫助企業在后續的發展當中占有市場一定的份額,由此可見,缺少科技扶貧的貧困地區農業企業,是無法順利帶動所在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的。(2)農業企業發展當中需要大量的農業項目資金支持。農業企業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必然需求大量的資金以及人力支持,但由于貧困地區的資源以及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農業企業所能夠接觸到的資源不足,這對于提高農業企業的發展腳步是極為不利的。而通過科技扶貧活動的進行,就能夠讓貧困地區的農業企業享受到國家以及所在地區政府部門的經濟支持,為貧困地區的農業企業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在與所在地區農業項目結合的同時,還能夠為后續的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3.3 科技扶貧對于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具有促進作用
想要對農業企業的農產品附加值進行提高,就必須要對農產品本身的價值進行全面性開發,而且還要采取一些科學、合理的方式來發展農產品的間接價值。例如說在平安夜那天所賣的“蘋果”,該蘋果所附加的間接價值是蘋果本身價值的好幾倍,而這就是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表現形式。在農產品附加值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結合農業企業的具體情況,通過科學技術的運用來激發出農產品本身的價值。通過對農產品附加值的發掘,既能帶動農產品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而且還能夠培養并調動科研機構,以及科研人員的工作動力,讓這些科學技術人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到農業科技的研發活動當中,以此來構建出一個以農業科學技術使用,和農產品附加值開發的良性循環體系內。值得注意的是,在開發農產品附加值的時候,農業企業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與規模,這樣才能夠強化農產品的深加工力度,確保農產品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貧困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化、長期化的問題,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全面根除的。因此在解決貧困問題的時候,必須要重視科學技術的運用,確保貧困地區的農業企業能夠得到順利的發展。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地域廣袤,因此想要將科技扶貧與農業企業相結合,任重道遠,希望廣大后進者能夠為科技扶貧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慶然.我國農業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6(12).
[2] 孫文中.創新中國農村扶貧模式的路徑選擇——基于新發展主義的視角[J].大眾科技,2015(03).
[3] 程鵬.湖南省農業科技園區科技扶貧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4).
[4] 蘇磊,黎世民,李茜茜, 等省級農業科研單位開展科技扶貧的實踐探索——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