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倩
[摘 要]高校學生黨建一直是黨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過利用儒家思想中的文化資源,為解決學生黨建問題提供文化支撐,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為解決高校學生黨建問題提供方法。通過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將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思想與高校學生黨建存在的問題相結合,最終發掘利用儒家思想促進高校學生黨建的現實途徑:端正思想認識,重視儒家文化;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積極推進創新,增強隊伍素質。
[關鍵詞]儒家;高校;黨建;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共產黨的發展就是靠她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共產黨因為始終致力于自身建設,才會擁有現今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哪里有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哪里就要致力于黨的建設,始終將黨的建設放在首位,是促進黨組織發展的重要方法。高校學生黨建也是黨建的重要部分之一,學生黨員同志的先鋒模范作用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榜樣作用,而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學生黨建的主體,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正確面對黨員內部問題,以及在黨建過程中的問題,利用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有利文化價值去提升高校學生黨建的進程和質量。
1 目前高校在學生黨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1 學生黨員黨性修養不夠高
在新的形勢下,高校的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 但是在成績的背后也存在著隱憂,新入黨的學生黨員黨性修養不高是其中最重要的隱患。因此在提升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新進黨員的黨性修養。
首先,從入黨動機上看不少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過于功利化。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可以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便利和好處,這是吸引學生入黨的重要原因。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入黨過程追求短平快,對于入黨教育不夠重視,思想政治修養不夠硬。某些新進黨員可能在入黨前非常積極,一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后就開始懈怠,這在動機上就存在不端正的問題。身體上的入黨是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黨是一生一世。因此在新進黨員的入黨動機這方面,需要重視起來。
其次,高校的入黨審核不夠嚴格。目前,部分高校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著重發展輕教育的現象。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為了實現黨建工作的快速發展,片面地把發展黨員的數量當成黨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這使得需要考察對象的數量過多,增加了入黨考察工作的難度。在這樣的發展黨員的模式下,入黨審核存在著過于寬松的隱患,新發展的學生黨員的質量不高,黨性修養低。比如,某些高校發展黨員的審核過于簡單,僅僅依靠少數人投票決定發展對象,并沒有深入地調查發展對象的具體情況和思想,導致一些新進黨員入黨以后非常不積極,也并不會參與支部活動的建設,因此入黨審核必須加以重視。
1.2 黨支部組織活動缺乏創新性
高校學生黨建的途徑主要依靠開展黨支部活動,從而對學生黨員進行一定形式的思想教育。然而目前學生黨支部的活動缺乏創新性,比較單一,對于學生黨員的教育效果也不明顯。黨支部活動形式單一。僅僅依靠理論宣傳以及支部會議的形式開展組織生活會,這種形式雖然是傳統模式,但是形式較單一,教育效果并不顯著。同時,黨支部活動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層面,并沒有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局限于形式,活動的開展對于參與人員來說并沒有強烈的獲得感,浮于表面,這樣的活動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黨支部活動建設中,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進行一些實踐類的活動,并將理論結合進去,從而提高黨員同學對理論知識的認識以及對實踐的總結能力。
1.3 缺乏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
在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中,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和管理的大多是各系的輔導員和授課教師,由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者大多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黨建工作之中,這就制約了黨建工作的開展。
一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黨員進行深入的教育。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精力,但是由于兼任黨建工作的輔導員和教師還要分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就無法深入地對學生進行培訓和教育,導致學生黨員沒有辦法深刻地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思想路線,思想政治修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時自己也并不會主動去提高自己的素質。
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所以導致黨建工作中本身的思想素質的提高受到了限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黨建工作的要求。某些高校在招募黨建工作者時并沒有很好地把握就業者的能力,如果黨建工作者本身的綜合素質就不過關,那么在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問題。
2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為高校學生黨建提供文化支撐
2.1 修齊治平:樹立學生黨員理想意識
大學生黨員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具有模范帶頭作用。對于學生黨員黨性修養不夠高這個問題,從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可以探索出一些文化支撐。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有利于大學生黨員遠大理想的樹立。大學生雖然還身處校園,但是依然要心懷天下,樹立“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只有擁有偉大的理想,才能有動力時刻保持“修身”。只有這樣才能一步步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人的行為是社會的產物,人的高度決定了社會的高度,人的風氣決定了社會的風氣,因此從學生黨員抓起,才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孔子也強調“見賢思齊”,遇到賢者必須學習,其實也是在強調榜樣的作用。因此,作為學生黨員,應該要樹立黨員理想意識,培養自身黨性修養。
2.2 大公無私:塑造學生黨員獨立人格
獨立的人格是一個健全的人所必需的,大學階段正是形成獨立人格的關鍵時期,一個人的人格決定了以后的一切行為。儒家文化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儒家文化提倡“天下為公”,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對于塑造學生黨員獨立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從人與社會關系這個層面來看,儒家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有利于學生黨員樹立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從個人品質這個層面來看,儒家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樂觀主義,告訴學生黨員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勇于面對挫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觀,有利于當代大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從儒家傳統文化觀念出發,與當代學生黨員品質相結合,幫助學生黨員形成良好的獨立人格。
2.3 反省自身:增強黨支部發展活力
批評與自我批評一直是黨內保持民主的重要方式,學生黨支部更要時刻反省自身,不斷增強黨支部發展活力。孔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從黨支部的發展來看,就是要不斷地反省,從過往經驗中總結經驗,不斷創新,根據自身實際推陳出新,而不是一味地創新。同時,對于支部成員來說,也要時刻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黨支部開展活動不僅要繼承還要發展,不僅要結合自身實際,還要考慮到支部成員的需求以及黨支部未來的整體發展。每月的組織生活會,不能僅僅流于表面,要從每一次的活動中汲取教訓,爭取下一次更好,也能夠讓學生黨員樂于其中,增強其歸屬感,增強黨支部發展活力。
2.4 和合天下:促進黨支部和諧發展
儒家思想側重人、社會、生態各方面的和諧,通過學習這種和諧的精神,將和諧思想運用到黨支部的建設中去,有利于黨支部和諧發展。黨支部成員之間遵循和合的準則,融入到支部建設中去,將自身發展與支部的發展看做是一體的,能夠提高整個支部的凝聚力。在支部活動中,也可以遵循儒家的和諧思想,這個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可以組織大家學習和諧思想,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豐富黨支部的文化底蘊,增強學生黨員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建設一個和諧、穩定的學生黨支部。
3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促進高校學生黨建的現實途徑
3.1 端正思想認識,重視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意蘊。對待儒家思想,首先我們要端正思想意識。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中,儒家思想作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多次出現在課堂中。在高校學生黨建這個宏觀背景下,儒家文化能夠為其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學生黨建工作者也要學會運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運用專業理論去研究儒家文化,重視儒家文化,為高校學生黨建提供理論資源借鑒。高校學生對于儒家文化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學生黨員應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重視儒家文化,給身邊的人帶來好的影響。
3.2 積極推進創新,增強隊伍素質
高校學生黨建隊伍建設是黨建工作的一大重點,隊伍建設必須始終牢記創新。首先,高校學生黨建隊伍的主要管理者是高校輔導員,所以輔導員群體必須發揮管理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深入學習儒家文化,并且將儒家文化具體地帶入到各項黨建活動中。其次,這支隊伍的主體是各位學生黨員,推進創新,增強隊伍素質必須以他們為主體。在黨員發展環節中,可以依托儒家文化,考察學生黨員是否能夠做到為人民服務,是否符合發展要求,在考察期間嚴格要求,從而提高黨員素質。
3.3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習近平曾指出對儒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是必不可少的。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宣傳,只有宣傳教育做好,才能從思想上融入。對于高校學生黨建,首先,在組織生活會中,可以加入儒家文化的學習,比如知識競賽、理論宣講等活動,讓大家沉浸在儒家文化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其次,可以組織各位學生黨員自己參與其中,進行先進事跡的講述,利用先進事跡的宣傳教育,為大家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后,做好宣傳教育必須借助一定的載體,可以通過一些宣講會,積極鼓勵學生黨員參與,從儒家文化的宣講中獲得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從而擴大影響范圍。
[參考文獻]
[1] 王祥云.儒家學說的主導精神對民族文化的影響[D].開封大學,2007.
[2] 高換梅.儒家修身思想對新時代共產黨員修養之借鑒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8.
[3] 任敬鋼.高校黨建中儒家文化的應用價值[J].文教資料,2017(06).
[4] 陳蘭. 執政倫理視域下劉少奇黨建思想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6.
[5] 孫寶華.論儒家文化與黨的建設有效融合[J].黨史文苑,2016(06).
[6] 戚福康.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對民主黨派黨建理論體系建構的認識價值[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9).
[7] 岳德常.儒家“大學之道”對黨建工作的啟示[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5(02).
[8] 王其良.探究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17(12).
[9] 劉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余學院學報,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