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莉 符明麗 周榮杰 呂燕 臧慶巧


【摘 要】目的:探究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切口感染發生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間到我院行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02例進行對比研究,依據拋擲硬幣法進行分組,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為51例,實驗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手術室護理配合,對比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術后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對比,實驗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顯著較低,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針對骨科行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通過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該種護理方法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配合;骨科;切口感染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1
就骨科患者而言,通常需要行外科手術進行治療,而骨科患者具有手術時間長,創口較大的特點,且患者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極高,為了使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得以降低,應提高手術室護理配合度,保證骨科患者術后治療效果[1]。本文主要對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切口感染發生率的影響進行探究,下文將對結果進行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102例我院接診的骨科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拋擲硬幣法結果進行分組,實驗組51例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照組51例患者實施常規手術室護理配合。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5例,女性患者為26例,患者的年齡為20-58歲,平均年齡為(39.64±3.52)歲,其中,15例患者為行四肢骨折內固定術,17例患者行頸椎內固定術、19例患者行胸腰椎內固定術。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6例,女性患者為25例,患者的年齡為21-59歲,平均年齡為(40.28±3.97)歲,其中,16例患者為行四肢骨折內固定術,18例患者行頸椎內固定術、17例患者行胸腰椎內固定術。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骨病類型相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3 對照組患者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手術室護理內容包括術前宣導,手術配合以及術后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一、手術前:1、擇期手術患者應盡可能待手術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術。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術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高血糖。3、盡可能縮短術前住院時間。4、避免不必要的備皮確,需備皮應術前當日進行,盡量使用不損傷皮膚的方法。5、我院因手術室條件有限,只有一間含鉛板的手術間,所以安排盡量將照射頻繁的手術安排在含有鉛板的手術間,減少人員頻繁進出。6、有明顯皮膚感染或感冒的工作人員,未治愈前不宜參加手術。7、骨科手術人員必須規范著裝,將頭發全置于手術帽內不得外露,禁止留長指甲,嚴格遵循外科洗手流程。加強實習生、器械師、進修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特別是無菌技術以及外科洗手的相關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臺配合。7、手術開始前消毒液擦拭手術間內所有物體表面。二、手術中:1、有預防用藥手術指征者,應切皮前30分鐘-2小時或麻醉誘導期靜脈給藥。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1500ml,應術中追加一劑。2、嚴格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3、手套穿孔率較高的手術應戴雙層手套。4、術中應主動加溫,保持患者的正常體溫。4、需引流的切口,首選閉式引流。5、過程中為了保持無菌臺的干燥,使用干紗布拭血,待用生理鹽水沖洗術野時,使用3L粘貼收集沖洗液。三、手術后:1、接觸切口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須進行手衛生。2、換藥操作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2]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根據本院自制生活質量評分表進行判斷,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越好[3]。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計算102例行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和切口感染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和率(%)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 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較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與對照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發生率對比,實驗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發生率顯著較低,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項社會活動日益增強,導致骨折疾病發生率顯著上升,而外科手術是治療骨折的重要方法,對骨科手術患者而言,手術感染是不能避免的一項術后并發癥[4]。通過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可降低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促進患者康復。
通過手術室護理配合可為骨科手術患者提供無菌環境,并能夠加強醫護人員之間的默契度,可降低護理人員與人生之間的語言溝通,避免患者對此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手術室所使用物品均于手術前做好相關準備,進行消毒處理[5]。另外,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情況,與患者進行有效溝,轉移患者注意力,并給予語言鼓勵,使患者手術配合度得以提高,同時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信心[6]。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外科手術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可將地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發生率,同時,可使患者的術后生存率得以提高,該種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龐艷鴻.淺析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切口感染發生情況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 2018,29(15)151-152.
曾忠萍.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指南
唐子媛.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切口感染發生情況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 2015,61(21):3333-3335.
陳莉.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觀察[J].醫學信息, 2015,6(35)88-90.
楊杰, 劉曉明.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94)59-60.
伍玉媚, 梁淑華, 周淑明.手術室護理在骨科無菌手術的應用分析及對切口感染的影響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7,25(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