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春 余維燕
【摘 要】目的:針對手術室患者采取精細化護理模式,分析與研究對患者感染的控制作用。方法:病例收集時間為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84例進行手術的患者,將84例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常規組42例給予一般護理,試驗組42例給予精細化護理,對比不同組患者感染發生率。結果:試驗組患者感染發生率為2.38%,比常規組的19.05%低,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P<0.05)。結論:在手術室患者中應用細節化護理模式,可以降低感染發生率,對感染的控制起到積極作用,值得在手術室患者中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手術室患者;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2
引言
手術室是各個醫院重要的技術部門,同時也是為患者提供手術治療的場所,手術過程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而手術中也會使用大量手術器械,如果護理不得當,就會使手術切口、損傷部位發生感染,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手術室患者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1]。本次研究從2018年9月-2019年3月這一時間段內選取84例進行手術的患者,分別給予一般護理和精細化護理,對比不同組患者感染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收集時間為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84例進行手術的患者,將84例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常規組共42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20例,年齡區間在35~71歲之間,平均年齡(58.7±8.7)歲;試驗組共42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19例,年齡區間在34~70歲之間,平均年齡(57.1±9.1)歲;患者與家屬事先知情本次研究且簽訂研究協議書,研究在開展之前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經統計學對不同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計算差異較小,(P>0.05),故研究結果可以形成有效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共42例全部給予一般護理,護理內容:術前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術前注意事項等的講解,術中進行生命體征監測,術后給予用藥、飲食等基礎指導。
試驗組共42例全部給予精細化護理,護理內容:首先,成立精細化護理小組,組織小組成員進行手術室精細化護理知識的學習與培訓,明確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提出可能造成感染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對應的控制與解決措施,提前做好預防和控制感染的各項準備工作。其次,術前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與交流,詳細告知手術過程相關注意事項,消除和緩解患者與家屬對手術的恐懼和擔憂情緒,提高配合度和依從性,同時協助手術醫生做好手術器械、急救物品、應急方案等的準備工作,另外,由于手術室人員較多,可能會帶入細菌,增加感染的幾率,因此,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手術室消毒規范與流程對手術室進行消毒,同時,確保每一位手術醫生與護理人員著裝也是經過嚴格消毒的[2]。再者,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做好無菌手術器械的存放和管理,在使用之前要再一次確定手術器械以及其他無菌物品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內,不能長時間將無菌器械和物品放置于空氣中,如果發現無菌物品有破損情況要及時丟棄,不能將其使用在手術過程中,另外,根據手術情況及時調整手術間溫、濕度,術中患者使用輸液加溫、沖洗液加溫、控溫毯加溫等保暖措施,提高手術效率,縮短手術時間,按規定時限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切口感染發生率。最后,當手術正常順利完成以后,也要給予患者相應的抗感染治療,密切關注手術切口情況,另外,對其用藥飲食給予指導干預,嚴格按照醫生要求服用藥物,禁止食用刺激性物品,減少去傷口的刺激,預防和控制感染發生情況[3]。
1.3 觀察指標 (1)觀察不同組患者感染發生率[4]。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計數資料:感染發生率,用%表示,卡方檢驗,當計算P值小于0.05時,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組患者感染發生率對比 試驗組患者感染發生率為2.38%,比常規組的19.05%低,結果對比差異較大,(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種微創手術被廣泛應用到了手術室中,但是無論是傳統手術還是微創手術都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產生切口,因此,手術過程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發生感染以后會加重患者痛苦、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必須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盡可能預防、控制、減少感染發生情況,促進患者疾病和身體的康復。一般護理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護理模式,雖然可以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是由于其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所以對感染的控制作用不是非常理想,精細化護理是一種更加全面、系統、完整的護理模式,其不僅包括一般護理的所有內容,且更加注重護理的細節化,護理內容和護理工作也更加多樣和完整,在控制手術室患者感染中具有很好的效果[5]。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精細化護理模式的試驗組患者感染發生率為2.38%,比常規組的19.05%低,結果對比差異較大,(P<0.05),說明細節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比較顯著,是因為精細化護理可以從患者、手術室患者、手術器械、術后等多個方面展開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從源頭阻斷了有可能造成感染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示,在手術室患者中應用精細化護理模式,可以降低感染發生率,對感染的控制起到積極作用,值得在手術室患者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賀三云,李莉.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01):145-146.
董洋.手術室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對患者生理、心理和舒適度的影響及不良事件發生評價[J].河北醫藥,2018,40(17):2695-2698+2702.
李娜.精細化護理模式對手術室患者感染的控制作用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2):226+228.
周妤艷,林贇,余國珍,張憲彧.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預防骨外科手術切口感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3):4593-4594.
陳珍梅.精細化護理模式對手術室患者感染的控制作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