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芬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湟興小學,甘肅 蘭州 730086)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領導者,在小學教育階段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離開了德育,無論是學生的學還是班主任的教,都有可能偏離正確的方向。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在重視教書的同時更重視育人,并將二者統一起來,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信息時代網絡信息環境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這影響著小學德育。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沒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使思想觀念發生錯誤的變化。與此同時,由于大部分學生都為獨生子女,部分家長將全部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只注重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注重對他們進行德育,這也給班主任開展德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當前,小學教育也將德育納入了工作重點。班主任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留心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評價法、疏導法等對學生進行德育。但是班主任也要明白這些教育方法理論性較強,很難發揮出實踐教育的作用與功能。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班主任并沒有深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在德育中僅注重理論教育忽略了實踐活動,就算是開展了相關的活動,也存在活動流于形式的問題,導致最終的德育效果不理想。
班主任作為開展德育的重要角色,應結合學生的特點,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提高學生的綜合道德素質。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可知,教師的德育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將影響德育的效果。
班主任要以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基礎對他們進行常規知識訓練與教育,切不可給學生強加教育知識,應耐心教育學生,可以針對所教學生的情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加大力度訓練學生養成正確的讀書與寫字姿勢。每天班主任要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書時要求他們要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其次,在學生做作業時應提醒其糾正不良的姿勢。同時,在學生發言時班主任應要求其站立端正,雙眼平視前方,說話聲音洪亮。最后,在聽講方面要求學生要養成認真聽對方講話的習慣。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要聽清班主任講課的內容,同時要能說出來。這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講習慣,長期下去學生就會習慣成自然。
在強化學生訓練的過程中,班主任不可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學生,應盡可能用表揚的方式進行。班主任應用恰當的表揚語對學生進行表揚,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上課鈴聲響了以后,一些學生無法收心還在吵鬧,更沒有做好認真聽課的準備,這時班主任如果直接批評學生,那么被點名批評的學生會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正面疏導、個別談話等,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指正,以此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同時,班主任將批評融入到表揚中也有利于學生互相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可以說,班主任的贊賞是傳達師生思想的重要橋梁。班主任的贊賞猶如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信、自尊與自立。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陽光、空氣以及贊美,而班主任對學生的稱贊也能表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給學生的贊揚越多,學生就越會散發出更多的活力,并且這些活力充實著他們的學習與生活。
每次考試,學生們的分數都有高低差異,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也就出現了“學困生”“優秀生”等名詞。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生們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有的同學學習能力強,有的同學學習能力弱。但是班主任要意識到并非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就沒有前途,甚至沒有希望,學校德育不可扼殺學生的學習權利。因此,學校開展德育活動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這樣才能讓德育煥發出更多的光彩。同時,班主任要平等地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給每個學生同等的機會,耐心、謹慎地教育學生。
從以往的德育情況來看,大部分班主任都是以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說教,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生活哲理,使得德育流于形式。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班主任要結合視頻教學的途徑,以生活案例為基礎開展德育,力求感化并激勵學生。
對學生進行德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還需要借助生活對學生進行德育。班主任可以加大力度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力求在各個教育環節上獲得學生家長的支持,只有班主任與家長達成一致,各個學科教師互相配合監督,才能讓學生形成印象深刻的日常行為規范,從而提高德育工作效率。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以組織主題教育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以安全教育、愛國、孝道等為主題,結合各種有趣的活動強化德育效果,提高教育質量。
在傳統的德育中,大多數班主任都是秉持同樣的態度,即“嚴師出高徒”,一旦學生犯錯就會嚴厲批評學生。但是對于身心不成熟的青少年學生來說,他們無法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時,應指出學生身上存在的錯誤并讓其主動改正,進而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在批評學生時,班主任應選擇科學的、委婉的批評方式,堅持先揚后抑的原則,并運用恰當的批評語,這往往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有時學生會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一些小事而吵架甚至動手,班主任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基礎合理進行評定,并以平等對待學生為原則科學處理這個問題。然后,班主任可以利用平和的語氣和語言表揚犯錯誤的學生的一些優點,讓其意識到自己與以往的差距,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虛心接受。與此同時,班主任不可在公眾場合批評學生,這樣可避免傷害的學生自尊心。如果班主任經常批評學生,就會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抵觸心理,加劇學生的叛逆速度,不利于后續的德育工作的開展。
總之,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學生素質的高低會對國家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而良好的德育是每個學生學好各個學科知識的前提條件,品德高尚的學生會深受同學、班主任、家長的歡迎,更容易獲得社會的認可。因此,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廣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以德育為基礎開展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