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琴
(江蘇省海門市城北初級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提問和學習是相互刺激、并行的學習方法,能夠誘發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有利于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和價值,結合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及學生實情,優化提問技巧,靈活設計問題,關注問題內容與提問方式,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及解決,更好地內化和吸收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優化提問技巧時,教師首先要確保問題的實用性,真正發揮問題的導向作用,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該緊密結合教材內容,認真研究教學目標與任務,科學合理地提出一系列問題,為學生指明思考方向,提升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性。同時,教師應該從趣味性角度出發,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踴躍參與到思考活動中,高效學習英語知識。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教學中,針對“Welcome to the unit”模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享一些自己所知道的中外節日,然后展示一組關于節日的圖片,包括月餅、紅包、圣誕樹等,并圍繞教材內容設置問題:What's this?(呈現月餅圖片),學生回答:It's a moon cake.教師追問:When do you eat moon cakes?學生回答:At Mid-Autumn Festival.教師再問:When is Mid-Autumn Festival?學生回答:On the Lunar August 15th.就這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逐步了解New Year's Day(元旦)、Christmas(圣誕節)、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等。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討論:Which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Why do you like it?讓學生們分享自己喜歡的節日,并說出相應的風俗習慣。另外,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與溝通,詢問對方最喜歡哪個節日,并說出節日的時間、在節日期間可以做些什么以及喜歡該節日的理由等。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始終圍繞教材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從問題角度出發了解中外節日,既能增強學生對中西方傳統文化的認識,又能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暢所欲言、自由回答,進而活躍其思維,發展其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優化提問技巧提升英語課堂有效性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具體教學內容,還需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設計問題,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切入,提升問題的可操作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問題,或者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個人喜好等設計問題,讓問題更貼近實際生活,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思考和探索問題,最終順利解決問題,增強學習自信。
以七年級上冊Unit 4 My day教學為例,本單元主要介紹學生的日常活動,學習重點是用正確的介詞表達時間,識別和使用頻率副詞。教師可以先設置以下生活化問題:What time do youusuallygetup?Whendoyougotoschooleveryday?Whatdoyou often do on Sunday? When do you usually have an English lesson?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回答,以此引出新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生活氛圍中產生學習新知識的渴望,并學習介紹自己的校園生活與課余生活。接著,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出示書中關于Hobo與Eddie的圖片,并提出問題:Does Eddie get up late?What are Eddie's favourite activities?What does Hobo think of some dogs?組織學生對照教材思考和回答問題,快速找到答案。隨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討論:Do you want to be a lazy student?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其中,進一步明確新課主題。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認知能力設計問題,借此拉近英語課堂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和學習動力,使學生認識到在學習中要積極主動。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往往顯得比較封閉,課堂氛圍沉悶,教師的提問顯得機械、無趣,學生的學習態度較為被動。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尤其是在設計問題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固有的教材內容,還要敢于創新和拓展,精心設計一系列開放性問題,以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將部分社會現象引入課堂,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綜合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Unit 1 Dream hom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出示一幅世界地圖,簡單介紹一些知名的國家及其首都,并設計以下開放性問題: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Why do you like it?讓學生根據個人喜好自由回答,學生可能會談論到中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等。接著,教師繼續提出開放性問題: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Why?詢問學生是否喜歡某個國家,并簡述理由,讓學生嘗試運用有關want sth.、want to do sth.的基本句式。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討論“Where is your dream home”。該問題極具開放性,學生們會各抒己見,說出自己心目中的“夢想之家”。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認真觀看教材內容,并提出問題:Which isEddie's favouriteplacetolive?這樣,就能順利過渡至新課教學。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利用一系列開放性問題展開教學,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使學生簡單了解世界上的眾多國家,并讓學生描述自己所向往的國家與生活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新課內容的學習。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往往需要一定的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分析與解決問題。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優化問題的設計,圍繞教學目標設置一些啟發性問題,并通過反問、追問等方式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教師可以利用啟發性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思考與分析,使學生透徹理解與牢固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真正提升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7 Season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并在課件中展示一組常見的天氣圖片,如下雨、下雪、大風和霧天等,同時設計如下啟發性問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讓學生根據圖片說出相應的天氣類型,使學生了解天氣的表達方法。接著,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啟發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回答,如:It's windy and rainy.It's the best time for trees and flowers to grow.It's the best time to fly kites.同樣,教師可以采用同種方法設置一系列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繼續學習summer(夏季)、autumn(秋季)、winter(冬季)的知識,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隨后,教師可以播放錄音,出示常規問題:Which season does Simon like best?Why?Which season does Amy like best?Why?讓學生們進行討論。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圍繞四季巧妙設計一系列啟發性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喚起他們對生活的記憶,不僅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而且與新授內容息息相關,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四季,促使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發展。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優化課堂提問技巧,綜合多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提問。英語教師應該靈活設計具有實用性、生活性、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關注問題內容與提問方式,極力發揮問題的積極作用,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