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紅 劉福萌
摘要: 為了提升我國上市公司的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和抗風險能力,守好上市公司的IPO審核關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分析IPO審核前出現的問題,并對公司退市原因進行分析,找出共同存在的問題。建議證監會發審委在審核的時候重點關注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治理結構、企業生命周期等方面,以求把好公司上市關,讓高質量的公司上市,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并提高我國經濟抵抗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 IPO審核? 持續經營能力? 內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數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經濟增長,不管是從產業層面,還是從區域層面,對經濟增長都會有促進作用。但上市公司對于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是建立在公司健康上市基礎上的。如果企業帶病上市,欺詐上市,非但不能起到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反而會產生反作用。上市公司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證監會有必要嚴卡質量關,嚴把審核關,讓高質量的公司上市。
一、上市公司退市和IPO審計失敗原因分析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上市公司選擇退市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連續經營虧損、公司逐漸進入衰退期、面臨財務困難、違法披露財務信息等。不少學者研究發現IPO審計失敗和公司治理結構、行業特征、內部控制制度均有關。IPO審計作為IPO審核前的一個重要階段,對于最后的IPO審核有著重要影響,也有著重要意義。而公司上市后退市作為公司IPO上市后發生的事件,對于證監會IPO審核同樣有著參考意義。
二、證監會IPO審核的建議
(一)重點關注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在公司的運營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防止管理層的非理性投資行為,同時可以抵消非理性投資的消極影響,對于企業的創新投資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而公司的創新投資對于公司的發展又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的IPO審核重點關注的是內部控制的控制活動和控制手段,較少關注企業的控制環境。實際上,控制環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企業有清晰且可成功的經營戰略,才可能有持續的經營能力,從而持續的獲得利潤。而公司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才能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縱觀那些上市成功,并最終做大做強的企業一般都注重企業的文化建設,公司內部有著良好的文化氛圍,員工之間才更有凝聚力,整體之間才更有向心力,企業文化已然成為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力量源泉。
(二)重點關注企業的生命周期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提出,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在生產經營、治理結構、現金流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當企業處于成長期的時候,主營領域慢慢地固定,收入也慢慢地穩定。這個時候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不斷地提高,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也慢慢地變強。企業進入持續盈利的快速增長階段。另外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不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有所不同,成長期的企業承擔的主要社會責任是經濟責任和道德責任。經濟責任是企業為了自己更長遠的發展,在經濟領域所做的規劃;道德責任指慈善責任,涉及企業內部員工和外部客戶等諸多方面。而經濟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承擔能夠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因此,就社會價值創造而言,企業上市的最佳階段是成長期。
(三)謹慎看待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
IPO審核的時候,應打破以往那種唯利潤論的觀點和論調。因為利潤作為一個出現在報表上的數字,擬上市公司可以把它做得非常漂亮。畢竟在過度關注利潤的情況下,一些業績不佳的公司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可能會選擇財務造假,從而達到上市的目的。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依賴于企業價值的整體增長。企業價值持續增長的動力來源主要是企業內部,而非財務因素,與財務因素相比要更加重要。另外在關注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前提下,要關注企業的經營能力。持續經營是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企業不能持續經營,那么又如何苛求企業能夠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再者,很多企業(尤其是創業板)之所以選擇上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從證券市場獲得融資支持,如果盈利標準卡得太高,那么這些公司就無法達到通過上市融資謀求自身發展的目的。
(四)關注擬IPO企業背后政府的力量
對于擬IPO上市的公司,要關注背后政府的力量。在當前以GDP增效為政績考核指標的背景下,許多官員在任期內把增加上市公司的數量作為其職務晉升的重要推動因素。不少地方成立了金融辦、上市辦等諸如此類的行政機構來推動地方公司的成功上市。作為地方政府,他們大多考量的是本地的GDP增效,考慮的是本地方經濟的發展,很多情況下不計上市增加的成本,以及由此帶來的產業、同業競爭、產能過剩、污染等問題。金愛華、周航(2014)通過分析江浙兩省的上市公司,發現在政府推動公司上市的背景下,江浙兩地面臨產業結構失衡的問題。通過統計發現,第二產業的比重達到了90%以上。從產業均衡的角度看,這十分不利于本地經濟的長遠發展。本地政府在不顧大局推動本地企業上市的情況下,證監會作為公司上市的守門人更應該從全局上把握。
三、結語
本文針對公司IPO過程中或者上市后出現的常見問題而提出建議,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上市公司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助推劑,只有在健康上市的前提下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才能提高我國經濟抵御自身風險和外來風險的能力。因此IPO審核要穩中求進,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重點和關鍵,這樣才能扮好公司上市守門人的角色。
參考文獻:
[1]方潔,潘海英,劉布勇.企業生命周期、并購能力與價值創造—來自2012~2015年我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會月刊,2017(11):24-30.
[2]閆瑞霞,路燕娜,高潔飛.我國上市公司退市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時代金融,2016(26):137+139.
[3]金愛華,周航.地方政府推動企業上市、產業結構失衡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基于江浙兩省上市公司的分析[J].商業會計,2014(19):44-46.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8JYB143);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般研究項目(SJGY20180074);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GBB1318019);東北石油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YCX_JG08_20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