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鳳仙
【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是語文課程教學的總目標,小學語文教學是各個階段學生語文教學中的基礎,且小學語文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前情況進行介紹,其次說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最后闡述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為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過程,語文作文寫作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素材積累等要求。這對于經驗尚淺、無素材積累的小學生來說,語文作文寫作是一個復雜的學習過程。課外閱讀是有利于學生積累素材、練習語言表達能力的直接地、有效的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一)小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缺乏興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語文作文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習過程,它需要一整套學習系統的建立。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語文作文學習無法全面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因不會得到即時的獲得性補償,所以小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缺乏興趣,喪失了語文作文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影響了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生寫作素材儲備量少,不滿足教學需要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學生語文作文寫作的內容素材多來自于他們日常的生活和課內閱讀的部分內容,又因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水平偏低,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全面也不充分,所以當前的小學生寫作素材儲備量不能滿足語文作文教學的需要。
(三)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不利于學生自身發展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家長或者學校只關心與學生成績有關的教學內容,不允許將時間浪費在與學習成績無關的行為上,這就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其他知識的主動性,但此時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是遠遠無法滿足語文作文教學的需要的,而且傳統教育觀念也是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的。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提高了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的主動性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相比于課堂閱讀教學,小學生對課外閱讀更感興趣。在課外閱讀過程中他們會感覺到更加輕松、愉快,同時又能獲得新的知識。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學習關于作文寫作的內容,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對于語文作文學習更加感興趣。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學生的課外讀本也是非常繁多的,例如歷史類圖書《中國歷史故事》,科普類圖書《十萬個為什么》等,這些讀本都能激發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小學生關于語文作文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二)積累了學生語文作文寫作的素材
小學生由于對課外閱讀具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對于閱讀過的內容記憶速度是非常快速的,進而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包括故事性情節、人物情感體驗和其他生活體驗以及課外讀物中的新詞匯。比如小學生通過閱讀《老人與海》知道了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的生活體驗;通過閱讀《格林童話》體驗各個故事中的人物品行,了解世界的真善美丑,積累了人物情感體驗。這對于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利的。
(三)培養了學生語文作文寫作的邏輯思維
小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了詞匯量,獲得了不同的生活感悟,但是作文寫作不是對事件的簡單羅列,它需要作者清晰的文章編寫邏輯。小學生可以從課外閱讀中逐漸了解作文寫作的思維方式及寫作邏輯,了解到文章是如何圍繞一個中心或者一個方向進行闡述的,在大量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形成學生自己的作文寫作的思維方式和寫作邏輯。例如,通過閱讀敘事故事性書籍《格林童話》,小學生體會到記敘性文體的寫法,并可以學到根據一個中心或者一個方向進行敘事性描述的作文寫作。
(四)激發了小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意識
寫作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可以自然地通過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的總目標。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引導小學生激發作文寫作學習的興趣,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同時掌握寫作的思維方式,除具備了以上條件以外,小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學會抒發情感及表達自我的方式,就可以有意識地將自己所思所想通過書面表達出來。此時,通過語文作文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恰當的幫助,及時引導學生作文寫作中的正確表述方式,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例如,通過閱讀席慕蓉的《白色山茶花》關于對白色山茶花的描寫,抒發作者對生命之美的感嘆,學生也會因此學到借物抒情,表達自我的寫作手法。教師對學生恰當的引導,為學生布置與此相似的寫作題目,如“小白楊”,教師為學生分析白楊樹的生長特征和習性,讓學生模仿讀到的《白色山茶花》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自主意識下提高作文寫作水平。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應用
(一)整理記錄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的教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閱讀內容,體會作者意圖,讓學生記錄喜歡的句子或者段落,為語文作文寫作積累素材。在進行閱讀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要求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段落進行模仿,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句子或者段落的構成和寫作手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而且對于優秀的文章段落,學生通過整理記錄,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加深對這些句子的記憶,學生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必將感受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讀書交流
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為學生營造課外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分享各自的讀書內容,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使學生在相互激勵中自主成長。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者,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符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閱讀內容,讓學生可以充分地表達自我,提高學生自身心智水平,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知識,積累知識,這樣不僅完成了語文作文教學任務,而且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展。例如,教師組織班級集體定期進行讀書交流活動,引導學生主動交流,并使各個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自我。
(三)規劃閱讀
通過課外閱讀,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本身發展階段對學生進行規劃閱讀內容,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篇目,選擇優秀的閱讀書籍,這樣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新知,也使學生的心智獲得健康成長。比如,對不能自主完成文字閱讀的低年級學生,教師選擇以繪本為主進行推薦閱讀,或者是提倡家長陪伴學生方式進行閱讀;對于可以獨立完成閱讀的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推薦如《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中華上下五千年》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合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營造課外閱讀氛圍,從而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了知識,積累了素材,提高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與此同時,課外閱讀也可以提高學生品德修養及審美情趣,使學生的德、智、體、美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存國.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華夏教師,2018(33).
[2]楊文艷.淺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
[3]王克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學周刊,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