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娜
【摘要】中職學生正處于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培養中職學生的健全人格不僅是深化中職教育效果的客觀需要,也是學生未來走向社會、工作生活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職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然后探討了基于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健全人格培塑原則,包括主體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最后就如何利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培塑學生健全人格提出了對策,如整合教材資源、調整角色定位、豐富教學活動、完善教學評價等。
【關鍵詞】中職語文;閱讀教學;健全人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中職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育高素質勞動者為主要目標,其中,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是衡量高素質的主要指標之一。語文課程是中職教育的公共基礎課程,不僅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健全人格培塑的有效載體。因此,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健全人格的培塑,特別是利用好閱讀教學來提高健全人格培塑的效果。
一、中職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
從課例觀察和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當前南通旅游中專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語文基礎薄弱。中職學校的招生對象為初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力的人員,但受我國教育體制的影響,中職學校的生源結構比較復雜,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分數夠不到高中學校才迫不得已選擇中職。因此,南通旅游中專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差,不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均存在吃力的現象;其次,學習態度不佳。中職學生多缺乏正確的學習態度,特別是中職教育以職業技能教育為重點,不少學生將學習的重點落在了專業學習上,對語文等公共基礎課程缺乏應有的重視,應付式學習、表層式學習的問題比較突出;再次,課程認知不深。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特點,既是語言能力培養發展的課程,也是學生人格健全與素養提升的課程,但很多學生僅僅注意到了前者,對語文課程在健全人格培塑中的作用缺乏必要的關注。中職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對課程育人目標的實現帶來了負面影響。
二、基于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健全人格培塑原則
閱讀教學在中職學生健全人格的培塑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地發揮中職閱讀教學的價值,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首先,主體性原則。學生既是閱讀活動的主體,也是健全人格培塑的主體,因此,教師需要將主體性原則作為培塑的基本原則,充分賦予學生閱讀自主性,比如在閱讀計劃的制訂中,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閱讀能力擬定針對強的計劃;又如,在閱讀討論中,以學生的自發討論為主。其次,持續性原則。健全人格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入的過程,教師在利用閱讀教學培塑學生健全人格時,需要尊重相應的教育規律,將健全人格培育的任務拆分到閱讀教學中,一步步地實現培塑目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人格的發展。最后,全面性原則。健全人格涵蓋多個方面的內容,如愛心、忍耐、寬容、樂觀、平和、節制等,教師在培養中要注意健全人格的全面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基于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健全人格培塑策略
(一)整合教材資源
教材是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資源,在中職學生健全人格的培塑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將教材資源的整合作為健全人格培塑的先決條件,首先,充分利用現行教材。中職語文教材中涉及大量的人物形象,比如女性形象、英雄形象、母親形象等,不少人物形象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能夠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塑起到啟發與引領的作用,比如楊振寧的《鄧稼先》中刻畫了一個鞠躬盡瘁的偉大科學工作者的形象,其強大的人格魅力能夠對學生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教材中詩歌元素、國學元素等,同樣在學生健全人格的培塑中有著重要的價值。其次,加強校本教材開發。教師要將行業代表人物以及本土優秀人物作為教材資源開發的重點,比如南通名人張謇,作為清末狀元,張謇放棄了高官厚祿,投入到民族企業的創辦中,在近代中國輕工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調整角色定位
當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固然和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有關,也和教師未能正確定位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少教師仍然將自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宰,掌控著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學生無法深入體驗課文的內涵與精神,健全人格培塑的任務自然也無從實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調整角色定位。首先,做一個傾聽者,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看法,了解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想法與意見,從中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思想動態。其次,做一個溝通者,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幫助學生答疑解惑,用豐富的交流技巧來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知;再次,做一個引領者,教師要從人格培塑的角度出發來引領學生深化閱讀效果,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角度出發,提高閱讀教學的深度。最后,做一個反思者,教師要經常性地反思總結閱讀活動,持續提升教學水平,從而發揮好中職閱讀教學的價值。
(三)創新教學活動
教學方法的單一與陳舊是制約當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的仍是講授式的灌輸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塑歸根到底需要學生的自我認知以及自我發展,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比如采用任務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中心,借助任務的布置、探索、完成、總結、反思來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任務教學法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推動教學模式從“吸收——消化——貯存”向“探索——轉化——創造”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又如,實施活動教學法。中職語文中不少課文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表演價值,比如《茶館》《沙家浜智斗》等,教師可以采用活動教學法,讓學生在角色扮演與體驗中獲得健全人格的培塑。
(四)完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不僅是教學總結的有效方式,更具有反饋、引導、調整等多項功能,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深入有著重要的價值。傳統的教學評價存在著很多不足,除了在評價形式上以總結性評價居主外,激勵性不足等,也是制約評價價值的重要因素。對此,教師在中職閱讀教學的人格培塑中要完善教學評價,發揮好教學評價在人格培塑中的價值。首先,轉變評價理念。在教學評價中,教師需要從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人格發展的角度出發,以過程性評價取代傳統的總結式評價,借助評價活動來全景式地展現學生的學習效能,為學生認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打好基礎;其次,明確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可以從目標體現度、主體確保度、方法措施有效度、教師行為規范度以及教學目標達成度等五個角度來設置,其中健全人格的培養效果應成為目標體現度的重要內容。
四、結語
閱讀的人文性特征使得中職閱讀教學天然地帶有人格培塑的任務,特別是在當前中職教育任務從簡單的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向高素質人才培養轉變的大環境下,教師更應該凸顯中職閱讀教學的人格培塑價值,從教材資源、教師角色、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開發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健全人格培塑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覃淑英.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入人格培養的策略[J].廣西教育,2012(4).
[2]王永娟.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格教育的策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5.
[3]劉慧玉.中職語文課堂健全人格教育的教學策略實踐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4]鄒宣.中職語文教學人格教育之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