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綱
【摘 要】梅山歌謠屬于地方音樂文化的一種,其是民間文學體裁之一,是人民在長期勞動生產中積累形成的文化,其不僅可反映當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民俗及審美等價值。基于此,本文就梅山歌謠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價值展開綜述。
【關鍵詞】梅山歌謠;學校;音樂教學;傳承價值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192-01
梅山地區包含了湖南省冷水江市全境、益陽安化縣全境和婁底市新化縣全境,梅山歌謠則是這一地區民歌體裁,以前生活在梅山人民通過將生產方式和風俗習慣用歌謠的方式記錄起來,并通過口傳的方式傳唱到今日,從而形成獨具一格的梅山文化。為了讓梅山歌謠傳承更久,部分地區已將其納入學校音樂教學內容之一。基于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梅山歌謠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本文就對其傳承價值進行探究分析,具體內容如下闡述:
一、可讓學生了解梅山的生活習俗
梅山歌謠屬于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古梅山的先民們應用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將長期生活、生產及風俗習性記錄下來,以歌謠的形式展示的梅山人民的生活寫照,同時民眾的心聲寫在歌謠中,使得梅山民眾們可通過梅山歌謠的方式進行感情交流,是梅山民眾獨有的共同語言。古梅山民眾有在勞作、婚喪的時候唱歌謠的喜好,因而創造出了許多帶著不同含義的歌謠,每一個歌謠中的調、詞都可反映在那個場景中人們的情感、行為。如在婚慶的時候,有唱鋪床歌、贊交杯、撒帳歌、贊茶歌和贊洞房等歌謠的習慣,如鋪床歌中所唱的“鋪床鋪床,兒孫滿堂,先生貴子,后生姑娘”,鋪床的時候祈福新人以后子孫滿堂,且希望其兒女雙全。在贊交杯歌謠中有這樣的歌詞“交杯美酒甜又香,新郎新娘同杯嘗”,很好地描繪了喝交杯酒這一風俗習慣。贊茶歌一般是在賓客鬧洞房時新郎和新娘向客人獻茶時客人唱的贊歌,其曲調相同,不同的就是客人創造的歌詞,一般均是圍繞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等含義進行創造,如“新娘敬我一杯茶,張開嘴巴喝了它,我今好話無他說,祝你生個胖娃娃”,從這一歌詞可以看出,鬧洞房的茶一般由新娘敬茶,也可看出客人對新人的祝福。
通過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學習梅山歌謠,可有效地讓學生對梅山生活習俗進行了解,也可讓其明白不同的場景中歌謠的情感和蘊含的意義,使得其更深入地了解梅山文化,并讓其將這些生活習俗傳承下去,使得梅山傳統文化得到延續。
二、可讓學生的民族精神得到培養和提升
一個民族最為重要的就是民族精神,因而若想延續民族文化,須得對人民的民族情感進行培養和提升。梅山歌謠不僅描述了古梅山民眾的生活習俗,同時也是古梅山民眾表達內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一種方式。在很多的梅山歌謠中,體現了梅山民眾追求幸福的價值觀,也將其推崇的勇敢精神以歌謠的形式展示出來,以歌謠的方式表達了對自然的崇尚和尊敬。“梅山蠻”是梅山民眾獨特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古梅山民眾也將這一獨特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融入歌謠中,以歌謠的形式傳唱,可很好地維護民族團結,同時也是維系梅山精神的重要樞紐。通過學習梅山歌謠,可以很好地讓學生能對梅山民族文化進行了解掌握,并學會對這些民族文化進行尊重,培養正確的民族精神。因此,學校通過將梅山歌謠應用到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了解梅山音樂文化的同時,讓其學習梅山民眾的那種頑強拼搏、勇于拼搏、崇尚自然等意志和精神,從而加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結。
除此之外,通過將梅山歌謠作為音樂教學資源應用到音樂教學中,可將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激發起來,讓其為了學習更多的民族民間音樂,積極地探索研究,不僅可有效地培養其梅山民族精神,還可刺激其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得其對中華民族精神更加了解,有利于對其中華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培養。
三、可促進梅山文化的融合
梅山歌謠作為梅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其融合了梅山各地區的文化特色。歌謠的詞與當地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均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通過將梅山歌謠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可讓學生對梅山文化進行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將其傳承下去,實現梅山文化的融合。因此,學校在將梅山歌謠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時,應將音樂與文化傳承者兩者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應用音樂的教學將梅山歌謠這一教育資源的優勢充分地展示出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行培養和增強,使得其認知到自身的歷史傳承使命,更好地推動梅山文化的發展和融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梅山歌謠的傳唱是由上一代面授于下一代的,主要依據口傳的方式進行延續,沒有專門的教科書,也沒有特定的教學場所,因而在將梅山歌謠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時,學校應深入梅山地區進行研究,利用先進的設備收錄各式各樣、不同情況下所唱的歌謠,確保收錄的歌謠可充分體現梅山文化。
四、小結
總而言之,梅山歌謠對于梅山地區人文文化、風俗等具有深遠的傳承意義,且是培養學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將其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可讓學生了解掌握梅山民眾的生活習俗、精神面貌等,可讓其明確自身的傳承任務,從而更好地將梅山文化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劉曼君.梅山歌謠在學校音樂教學中傳承的價值研究[J].黃河之聲,2017,(03):32.
[2]劉玲.高校音樂教學在地方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