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的必要性,針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中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團隊缺乏、激勵機制不足等問題,提出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提高入職門檻,配齊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規范教材使用,組建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團隊;設立專項經費,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進行系統培訓;完善協同育人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支隊伍相互滲透。
【關鍵詞】高職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隊伍建設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C-0121-03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提出堅持大學生心理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與心理咨詢相結合、學生發展與心理預防相結合,加強人文關懷、優化心理疏導,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大學生健康向上的陽光心態。那么,當前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是否足夠?隊伍建設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強化?針對這三個問題,筆者擬作粗淺的解答。
一、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是培育時代新人的基礎。黨中央非常關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情況,提出要加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素質,提高為學生服務的能力,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指出要培養理性健康的心理狀態,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心理預防和心理疏導,提升大學生的心理防御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因此,我們應看到,只有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才能積極樂觀面對社會,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信息化時代,面對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高職院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特別是“00后”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需要尋求幫助的問題較多,但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高職院校是培養人、教育人的基地和場所,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地方,擔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任務,很多高職院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的整體教育體系中,并作為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每位教師擔任起作為教師的職責,培育出健康向上的國家棟梁。
(三)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是思政隊伍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頒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其中心理育人就是重要內容之一。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建設。把心理咨詢教師隊伍作為高校思政工作六支隊伍中的重要一支,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重要性。
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應該看到,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一直是高職院校努力發展的主干力量,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綜合起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師資力量薄弱,專職人員缺乏。目前,各高職院校普遍缺乏較高專業水平的專職心理教師,很多是由思政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兼職做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甚至有些是剛剛畢業的研究生。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化培訓,經驗不足,實踐能力較弱,面對學生咨詢各種各樣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咨詢效果不佳。教師往往忙于日常事務性的工作,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能疲于應付力不從心。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生比例基本都是低于1∶4000,甚至有些高校只有1名心理健康專職教師或是難以配備專職教師。院系二級心理健康站作用不大,流于形式,無法實現打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情況。
(二)教材不統一,課程教學團隊缺乏。各高職院校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目前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運用同一本教材或者是本校自編的教材,全國教材要求不同,理論深度有所區別。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運用同樣的教材就會缺乏趣味性、案例性和針對性。畢竟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在理論學習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對于理論的理解會偏難偏晦澀,他們不需要掌握過深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只需要掌握簡單的一些調節心理的技能,做到有效的預防和排解心理問題即可。在教學團隊建設方面,據調查,高職院校缺乏科學的心理健康教學團隊,團隊形式缺乏創新,教學團隊建設與科研團隊建設很難統一,教學團隊建設缺乏發展規劃、有效的運行機制。教學團隊在學歷、職稱、年齡、學科方面,沒有形成由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及教輔人員組成的教學隊伍。團隊建設沒有明確的高水平教學后備人才培養目標和培訓計劃。
(三)職責不明確,激勵機制缺乏。很多高職院校將心理健康工作室掛靠在學生工作處之下開展工作,人員也多是由學生工作處的領導兼任心理健康工作室主任,工作職責不明確,責任無法落實,工作繁雜無法顧及兩方面工作,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不明顯。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制度建設不完備,對于需要咨詢的學生沒有形成統一的咨詢指導意見,基本上是一些“灌輸式”的說教,對于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的后續咨詢問題沒有明確的制度要求,咨詢效果難以保證。心理健康中心各類教學活動較少,沒有形成系列的活動方案,對于教師參加的各種教學培訓缺乏資金支持,學生、教師參加各種技能大賽沒有相應的激勵措施,無法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
(四)學生朋輩隊伍不健全,專業指導缺乏。各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門設立了班級心理委員以及心理健康協會,希望可以通過心理委員和心理健康協會開展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傳播。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他們都是學生,而且沒有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有些甚至自己還是具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他們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很難鑒定把握心理問題的學生,不熟悉職責也不明確自己的業務,在信息上報的過程中很難準確地反映事情情況。
三、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入職門檻,配齊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針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學歷低、職稱低、專業水平低、專兼職教師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應該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入職門檻,招聘具有研究生學歷、高級職稱的專職教師,配備結構合理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無論是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還是心理健康課的授課,抑或是心理咨詢,以及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拓展活動,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具有專業化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活動開展及策劃過程中發揮引導作用。同時,支持輔導員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的工作制度,鼓勵學生心理健康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動,加強對班級心理委員的培訓,廣泛在學生中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他們成為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中堅強的后備力量。
(二)規范教材使用,組建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團隊。據了解,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并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更沒有專門針對高職院校的教材。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應該統一規范心理健康課的教材使用,特別是針對高職學生基礎差、理論水平欠缺、動手能力強等特點,制定專門的心理健康教材,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在自我調適、心理預防、人際關系、心理問題鑒別、情緒調控中具備基本的能力。其次,應該組建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團隊。結合教育目標、教學難點和重點以及學生心理需要,將主干教育課程、延伸教育課程和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活動相結合,設計面向大一新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將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公共必修課,增加學時。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公共選修課,全方位開展知識普及、人際交往、戀愛心理、心智拓展、能力訓練、人生規劃、幸福生活等教育活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可以通過組織說課比賽、教學信息化大賽、微課比賽、團隊備課、教學交流和研討等活動,不斷改進和規范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案,利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比如引進移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混合式教學,逐步實現課前思考,課堂考勤、討論互動,課后作業的無紙化、網絡化和便捷化,達到優質教學效果。塑造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嶄新形象,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增強課堂的吸引力、趣味性和實效性,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課“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三)設立專項經費,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進行系統培訓。各高職院校應該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經費,將此項費用納入學校年度預算,嚴格管理和使用,保證心理健康師生培訓、素質拓展、出差考察學習的經費支出。鼓勵教師參加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二級考試,并給予經費上的支持,設置教師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科研論文獎勵機制,對取得重大成果的教師學生給予獎勵。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專業化、學術化、實踐化的課程,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培訓,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開展針對教師、心理健康協會、班級心理委員的培訓??梢圆捎谜堖M來和走出去的模式,邀請專家進校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培訓,也可以外派教師到全國各地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行掛職鍛煉,或者是高校之間進行學術訪問交流學習??梢栽O置不同層次、不同方案、不同內容的培訓,使各類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都能接受到符合自己的培訓,從而提升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
(四)完善協同育人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支隊伍相互滲透。在新時代,高職院校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支隊伍的質量關系到祖國下一代的成長。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處于發展比較晚的學科,相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是不夠完善的。應該充分利用發展相對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輔導員的力量,來壯大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使輔導員隊伍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強大的后備力量。輔導員是接觸學生最多的人,他們是學生可以依靠的朋友,是學生前進路上的人生導師,可以掌握學生的最新思想動向,通過他們的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作用,解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困惑、情緒情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幫助。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鼓勵輔導員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鼓勵他們參加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考取心理咨詢師證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發揮兩支隊伍的優勢,協同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媛媛.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校園心理,2017(6)
[2]馮桂梅,唐寧,陳洪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9(1)
[3]顧曦,陳明陽.高校心理咨詢隊伍現狀、困擾及建設思考[J].讀與寫雜志,2018(9)
[4]丁笑生.關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思考[J].實踐與探索,2017(6)
[5]曹盈,楊瀟.新時代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3)
[6]王文鑫,李淑娜.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心理素養,2018(12)
【作者簡介】谷彥錦(1983— ),女,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講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