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美
摘?要: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變遷,人們對于審美的方式和審美的角度都有著不同的轉變,對于不同階段和不同時代的人來說,他們對于審美的概念有著較大的差異。面向當前我國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興起當中成了學生們所學習的重點目標。對此,本文將針對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詳細的討論與分析,基于傳統的舞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來探索當前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關鍵詞:高職院校?民族民間舞?審美教育
美育又可稱之為審美教育,審美教育的含義及其簡單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習和理解審美的方式,并為學生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觀念進行塑造培養。隨著近年來我國高職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斷提升和發展下,審美教育逐漸成為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重點培養內容,通過審美教育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的創新能力,并從深入層次激起學生對于民族民間舞的學習興趣,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民族民間舞教學對于學生的審美要求極高,教師也是極其關注學生的審美教育,經過不斷的教學策略以及形體審美訓練,最終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外在與內在結合的審美人才。
一、民族民間舞的種類及特點
我國的舞蹈歷史和發展進程非常悠久,隨著社會制度不斷地轉變和交替,人們也在審美觀念上有著更高的提升。經歷不同的階段和時期會產生不同的歷史轉變,從這些歷史性的轉變當中,我們能夠探尋到中國舞蹈在發展歷史上的幾個重要特征。
民族民間舞的舞種包含著傣族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維吾爾族舞、朝鮮族舞、漢族舞,除此之外還包含著滿族舞、黎族舞、彝族舞、羌族舞、白族舞、回族舞、佤族舞等,56個民族基本上都有具有原始性特點的民族舞蹈。像是我們比較熟知的傣族舞,三道彎與一邊順的舞蹈造型給人一種安詳舒適的動力感,在傳統的亞熱帶風情傣族民間舞當中,包含著近30種的舞蹈類型,在特點的展現上,最為有名的當屬孔雀舞。再說到我們漢族舞,漢族舞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并且所包含的舞蹈種類很多,像我們熟知的東北秧歌、安徽花鼓燈,這些都是最具特色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十分熱鬧。
這些歷史悠久的舞蹈經過歷代的傳承和延續,在時代的變遷當中經歷著種種轉型,從藝術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舞蹈形式,從更深層次來說,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征。因此,在我國目前的很多高職院校當中,紛紛展開了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課程的重視。
二、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體現
在我國的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當中,審美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審美教育不單單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并且還有效地幫助學生個人修養。隨著審美教育觀念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很多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注重學生學習舞蹈的動作美感,抓住學生學習民族民間舞的細節,針對學生們的不同性格來采取適合他們的舞蹈教學形式,并注重引導學生在舞蹈動作的練習過程當中,注重對于審美的體現,時常告誡學生,舞蹈的動作不單單是將這個動作展現出來,是隨心而動,讓每個舞蹈動作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是給人一種極其優美的感覺。通過日常的民族民間舞訓練和教學教師時刻灌輸學生審美價值的知識,注重培養和告誡學生在身體形態上的重視,并告知學生通過審美教育體現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個人修養,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學習產生興趣的同時,開始注重舞蹈動作展現過程當中的審美觀念,從而仔細地分析每個舞蹈動作的基本形態,再隨著分析過程后對每個舞蹈動作進行優美的展現,并對某一個舞蹈動作進行反復練習,細致入微地將每個形體動作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面向不同的民族民間舞種,要懂得融入不同的民族情境當中,這樣的舞蹈展現更具感染力,自己就置身在某個民族當中進行表演,讓身旁的眾人能夠感受到民族民間舞獨特的美麗。
三、高職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措施
(一)審美教育下的情境教學
想要提升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當中的審美能力,首先,要注重加強對于學生的情境教學。面對不同的舞種,教師要采取相對適應的教學情境安排,從教學的舞蹈編排以及學生身著服飾的安排都要保持一致,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某個民族當中,感受著民族的風土人情,將審美的定義凝聚在心,通過有針對性的舞蹈情境設計,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當中體會到與舞蹈的認知感,舞蹈魅力的同時與情景產生共鳴,從而更加熱愛與舞蹈的學習。
(二)審美教育下的形象教學
舞蹈的種類繁多,而民族民間舞具有特色的形象體現。在高職院校的民族舞蹈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生們對于形象上的認知。這種形象認知包括學生的形體舞蹈動作,以及對舞蹈背景音樂的掌握規律,當這些特點能夠保持一致時,學生在民族民間舞的教學過程當中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形象上的美感體現,這對于民族民間舞的學習也更加具有真實性的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不單單是舞蹈,更是我國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隨著現代的發展,很多高職院校再展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逐漸加深了對于審美教育的提升??梢哉f,舞蹈與審美相互結合,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加綜合性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曉.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6(1):234—235.
[2]丹纓.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的培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1):83—84.